-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即讲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白杨{不择环境,不惧困难,坚强执着,无私奉献}边疆建设者。 * 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这是什么歌呢? 阎维文的《小白杨》 白杨树: 落叶乔木,高15~30米,树皮灰白色,是一种很普通的树。生存能力极强,大路边,田埂旁,有黄土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用途多样,可以当柴烧,打家具,做屋檩(lǐn)栋梁,制作农具。共有4个亚种。 háng 一行 cháng 长征 行 xíng 行走 长 héng 道行 zhǎng 成长 清晰 大伞 抚摸 介绍 xī sǎn fú shào jiāng xiàn 新疆 陷入 课文写了在一列通往新疆的列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展开议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课文的主要内容 几棵小白杨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 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赞美它的品格。 列车在茫茫戈壁前进,不时闪过白杨的身影。 段落提纲 一 (1~3) 二 (4~12) 三 (13~15) 四 (16) 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文中出现的三个问句并用“——”画出来。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默读课文,找到三个问题的答案。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戈壁是荒漠的一个类型。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 白杨与戈壁的关系 由于我国北方气候干旱,戈壁滩众多,因此极其缺水,一般植物很难生存。而白杨树又是能够防风固沙的植物,在恶劣的条件下也能生长,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就在戈壁滩广泛种植白杨树。 2、 作者写了哪些地方的白杨树? 有什么特点? 朗读时的语气 有什么特点 哪里的白杨树 窗外 高大挺秀 赞美 妹妹眼中的 大伞 疑惑 哥哥眼中的 高、直 惊讶 爸爸眼里的 直 坚强 不软弱 不动摇 坚定 赞美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 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树干挺直 适应力强 生命力强 爸爸就像白杨一样,戈壁需要他,他就来到戈壁,不怕困难,顽强不屈地建设戈壁。爸爸决心扎根戈壁,希望孩子们也象他一样,所以把孩子们也带来。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爸爸表达的是怎样的心?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做什么工作? 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念书? 可是他们不知道新疆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只知道 只知道 只知道 你知道吗?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爸爸会想些什么? (2)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爸爸自己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 → 微笑 → 严肃 ↓ 沉思 ↓ 微笑 出神、沉思 在你认为概括得最准确的中心思想后面画“ ”,错的后面画“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