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一 地球上的大气
1.下列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
2.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 )
A.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B.云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C.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D.云对太阳辐射的折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回答2—6小题:
地球的大气圈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上来。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
3.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是 (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4.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5.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对应的字母主要是 (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6.在晚秋或寒冬,老农为了保护农作物防御霜冻,常常燃烧植物秸秆制造烟幕,该做法的目的是 ( )
A.让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升高
B.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
C.最主要是让秸秆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升温
D.制造烟幕减少地面辐射
7.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引起大气成分变化,使得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 )
A.人类活动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B.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全球森林总覆盖率在下降
C.人类大量地围湖造田、填海造陆,使水域面积在变小
D.人类对冰箱、冰柜等的广泛使用,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
8.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是: ( )
A 大气环流 B 三圈环流 C 热力环流 D 季风环流
2002年春,上海市在进行取消统购粮后的城市新规划设计时,决定拿出三分之一的土地大搞植树造林。读图2-3回答9-14小题:
图2—3
9.根据城市环流原理,上海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在 ( )
A.农村 B.近郊 C.郊区 D.市区
10.造林重点区对上海市的作用是 ( )
A.涵养水源 B.保持水土
C.降低噪声 D.净化空气
11.上海的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 )
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低,气压高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高,气压低
12.太平洋岛国图瓦卢面临“灭顶之灾”,举国移民新西兰是因为: ( )
A 地震频繁 B 火山喷发 C 酸雨严重 D 海平面上升
13.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
A.各地区之间的气压差异 B.各地区之间的地形差异
C.各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 D.各地区之间的人类活动差异
14.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 陆地与海洋的差异
C. 地势地形的差异 D. 地球表面受热不均
15. 下列所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属于北半球东北信风的是: ( )
读下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表示热带雨林气候类型的是 ( )
A. 甲 B.乙 C.丙 D.丁
18.图中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下图,回答19—21题。
19.图中字母D代表的气压带、风带为 (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中纬西风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东北信风带
20.某地常年受D的控制,气候温和多雨,该地所属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堂用餐协议书范本(2025版).docx VIP
- 中建八局《质量标准化系列做法(主体结构工程)》2022年.pptx VIP
- TD_T 1021-200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pdf VIP
- 粤人版英语五年级下册Review1 Reading and writing 课件.pptx VIP
- 离散数学崔艳荣习题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学会与他人交往 (2).pptx VIP
- 《水力发电》课件.pptx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GB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pdf VIP
- 新风系统入门培训资料.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