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撕了多少画你还是学不会关良.doc
撕了多少画你还是学不会关良
今年还未过半,全国各地的关良展已排了五六场。此次以“食洋而化,风神独韵”为主题的关良115周年诞辰纪念特展在5月16日登场,一直展到8月8日,上海龙美术馆在地下一层辟出两个宽敞的大展厅,展出作品220件,可谓声势浩大。
藏家田歌少时第一次见到关良的画,是1980年代的一本小册子,之前之后都是“有形”的画,翻到关良那页,“那么好的画中间,怎么突然之间冒出这么一个画,一下就记住了”。关良笔下人物的脸谱衣着乍看毫无细节,线条造型也好似随意涂鸦而成,老虎是瘪的,像只怪猫。不喜欢的人很难看惯,喜欢的人又特别喜欢,认为关良是被大大低估、大大耽误的画家。画家唐云将关良与黄宾虹、齐白石并列,认为关良是这二人之后最具独创的大家。收藏家罗立火称关良是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画里有“真正的美”。
关良的画首先是独特的。画家沈柔坚说关画是不用署名的,观众一看便知作者是谁。“他做到了石涛的名言:‘我自用我法。’‘我’标志着独到,须有艺术的慧眼和坚忍不拔的创造力。”力挺关良者还有齐白石、李苦禅和郭沫若等,齐翁赞关良是自成一派的创新,李苦禅说“良公画法叫做‘得意忘形’。”郭沫若的辩护词有些吊诡,他认为“关良就是关良派”,并说关良的画有的看不懂正是他高明之处,“画都懂就坏了”。
那么关良究竟好在哪里?沈柔坚说“妙在画得自由和天真”。
关良画画讲究个“活”字,“生活为我传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他自日本学画,师从藤岛武二和中村不折学习素描和油画,受西方印象派影响颇深。从初次接触印象派“远看西洋画,近看鬼打架!”的感觉到钻进去久读加苦思冥想,从似在晃动其实不动的点线块面里,慢慢找到画家想表达的意愿和感受:人在外光下所见到的光的奔腾颤动,比死板的真实更真,画家对生活的喜爱也和盘托出。他最先在莫奈的画中看到了不同时间里色调气氛流变不息的活气。回国在上海美专任教时期,幼年对戏曲的喜爱重又燃起,出入周围大小舞台观戏画速写,回来用水墨整理。关良在戏里也看到了“活”字,“演戏动作得活,气氛酿造得活,还要把角色的精神状态表演出来。活龙活现,就是那个活人站在观众面前,散了戏还会带回家,不时想起,仍会动情”。他举刘斌昆演《马前泼水》里一个赌棍地痞张三,台词少,最后下场把新袍子从膝下提起来用上臂夹在胳肢窝底下,轻轻甩动大襟及水袖,回头一瞟观众,扭腰下场。这就是画活戏要抓住的那一秒钟场景。京剧名角盖叫天说关良画的就是锣鼓点子“嘣―噔―呛”还未到“呛”的时候,演员还未亮相完毕,观众正无暇叫好,而关良于画面上抓住这一瞬间的动势,将戏里的活气尽收画中。比如《打渔杀家》,关良抓的就是圆场跑完,女儿《导板》、《流水》唱毕,父亲刚唱“父女们打渔在湖下,家贫哪怕人笑咱”,摸摸髯口再摊摊左手的那一秒。
得意忘形,“忘形”仍要准确。虽画里一派天真,藏家田歌认为关良不是老顽童,而是一个很严肃的人。“恰恰就是这一点比较特别,他的笔墨应该是很简单的,甚至于让你觉得就是像玩着画一样的,但是它是很严谨的。”在懂戏学戏的眼里,关良的作品都能一眼看出来这是哪一出戏,这个颜色画的是哪位演员,这个表情或者嘴形是在说哪句词的哪个字。听起来神乎其神,但对照关良的自传和回忆录中和当时一些演员的交往,确实能一一对上号。关良在剧场一边看戏一边画速写,柯文辉记述关良画速写的熟练程度令人惊奇,眼睛不看速写本,每个人物都准确生动,同时还用文字标明剧中人的服饰颜色。关良说:“在老戏里头,剧中人的服饰是有严格规定的,戏曲舞台上有句行话,叫做宁穿破、不穿错。画戏也要这样,宁画破、不画错。”《关良回忆录》里记到他去看小金凤、尹曦演的《拾玉镯》,早晨起来画了两张,一张有刘媒婆,画完觉得多余且碍事,撕碎了。另一张小生、小花旦在递玉镯,两个人的花纹上,风不从一边来,两根细线把画面弄坏了,还得撕,“这辈子撕多少废画,也做不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既要准确,也要破格。关良并不拘泥于具体的情节、舞台场面和构图。有次盖叫天看到关良画的朱仝歪戴着帽子,认为画错了,舞台上的演员时刻弹冠整带,帽子永远是正的。关良说这就是戏和画的区别,戏要整齐,画要自然,戏里的人物是连贯的,行动着的,而画只取一瞬间,在这一瞬间最能传神的就显得美,不必计较同别的场面的关系。比如一出《乌龙院》,阎惜娇对宋公明一步逼一步的舞台活动过程无法容纳在有限的画面上,他就画宋江微弯背脊,垂落左手,凝目下注,有气无力地坐着,强压心中的怒火,而骄纵泼辣的阎惜娇瞪眼,撅嘴,两手叉腰,紧站在宋江的背后,胁逼他写休书。这不是舞台上真实出现的场面,关良自述这就是“在彼此沉默无言的气氛之中,孕育着一场即将爆发的决死斗争”。
林风眠说关良的精品只有明信片大小,田歌开始觉得不可思议,“画怎么可能画得纸片大小?想越画越好,他一定要画得很多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