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研究中心 第一讲 一、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安全生产形势 张德江副总理在2013年1月17日全国安全生产会议上强调指出:? 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呈现出“三个大幅下降、一个明显提升”的特点:一是事故总量大幅下降,全国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3.4%和29.1%,实现连续5年“双下降”;二是重特大事故大幅下降,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7.8%和29.5%,特别重大事故下降66.7%和72.2%;三是主要相对指标大幅下降,亿元GDP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下降66%、46%、51%和75%;四是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各省(区、市)的事故死亡人数下降幅度均超过10%。虽然近年来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是,安全生产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很大差距,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仍处于高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二、正确看待我国安全生产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20世纪美国职业伤害风险(部分) (二)我国安全生产环境短板与思考 1 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2 企业主体安全责任意识薄弱,自律性不强 3 我国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4 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企业外部约束机制尚需完善 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 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第三讲 《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 一、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NO.3)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二、主要负责人的职责 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 第三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五、从业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1、权利 ( 1)知情权 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2)建议权: 即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3)批评、检举、控告权:即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4)拒绝权: 即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5)紧急避险权: 即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6)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民事赔偿的权利 2 义务 (1)遵章守纪,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接受教育和培训,掌握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立即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第四讲 法 律 归 责 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责任追究的范围与主体 (一)、责任追究法律依据 《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刑法》《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违法行为追责规定 (接上) (二)承担责任的主体 经营单位 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经营单位从业人员 (三)责任追究的形式 1、行政责任 (1)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处罚。 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关闭企业、吊销其有关证照给予罚款处罚。 从中谋取非法利益的,除罚款外,没收违法所得。 第一百一十九条 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第一百二十三条 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有关规定 第二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