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押注4G 鸿海模仿三星走上转型路.docVIP

郭台铭押注4G 鸿海模仿三星走上转型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台铭押注4G 鸿海模仿三星走上转型路.doc

郭台铭押注4G 鸿海模仿三星走上转型路   不满足于“代工皇帝”称号的郭台铭,打起了电信领域的主意。   6月30日,鸿海集团旗下子公司鸿海精密(Best LeapEnterprises Limited)宣布,以每股15.55万韩元的价格收购韩国IT服务公司SK CC集团4.9%的股份,交易金额达3810亿韩元。SK集团发言人表示:“鸿海准备将业务组合扩大至以信息通讯技术为中心的服务领域,他们选择SK集团为合作伙伴具有积极意义。”而鸿海集团也表示今后与SK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从中寻找新的商机。另据其他媒体报道,鸿海收购的SK股票,属于韩国SK会长崔泰源名下,交易完成之后,崔在SK集团的持股比例将降到33.1%。   这是鸿海集团在两个月内发起的第二轮投资。就在5月底,鸿海集团旗下企业国?刚以116亿新台币认购台湾第四大电信运营商亚太电信的私募增发股份,占亚太电信股份的22%,由此成为亚太电信的最大单一股东。当时有台湾业界的分析评论指出,“2014年是台湾地区的4G元年,鸿海收编现有运营商可以大大缩短入场角逐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鸿海集团曾于去年10月以91.8亿新台币竞得台湾地区的两个频段4G频谱。现在看来,该公司当时走出这步棋,是为今天进入电信行业提前埋下的伏笔。   实际上,鸿海集团的这些动作皆源于其董事长郭台铭战略的转变。在赛博数码、万马奔腾到收购夏普工厂等多种转型方向受挫后,郭台铭又提出着眼于未来远景成长的“八屏一网一云”发展战略,其中“一网”即指电信网络。   然而,业界依旧不看好这个业务转向,称“考虑到台湾地区电信业的激烈竞争,郭台铭的压力并不小。”据悉,目前在台湾地区运营3G网络的不仅有中华电信、台湾大哥大、远传电信、亚太电信、威宝电信等移动运营商,还有众多虚拟运营商,共计10余家电信运营商。市场竞争可见一斑。   鸿海的危机   转型,已成为郭台铭的心头病。   鸿海集团发布的2013年财报显示,该年合并营收达3.952兆新台币,年增约1.2%,净利1066.97亿新台币,年增约12.73%,每股税后盈余8.16新台币。   虽然净利润依旧可观,年营收增长率却显示出该模式有些难以为继。   据本刊记者了解,2013年第一季度,鸿海集团营收8090亿新台币,同比下滑19%,创近十年来最大跌幅。而鸿海集团官方对此解释的解释是,“产能利用率下滑。” 但根据消息人士透露,“罪魁祸首”是另一家台湾代工企业――和硕公司。   “和硕从富士康抢走了外包大户苹果公司大部分iPad mini、MacBook Air的订单,甚至一部分iPhone订单也被苹果转移了过去。”上述消息人士指出。同期,和硕公司宣布计划于大陆增加40%员工,以扩充产能。   显然,苹果与鸿海集团的合作出现了裂痕,而从应对措施来看,郭台铭早已有所准备。   公开资料显示,鸿海集团自2010年起开启向“市场销售”方向的战略转型,郭台铭更提出“四路门店+一个网站”的“全消费渠道体系”构想。2013年初,又提出“八屏一网一云”规划,把鸿海集团的定位从“科技制造业”转变为“科技服务业”,实现“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的结合。   然而,布局于三线以下城市的“万马奔腾”门店在2012年就停止扩张;与麦德龙合作的线下电器商城“万得城”则于2013年3月关闭了上海的7家门店;店中店“敢闯数码”的布局至今只限于江浙地区;线上渠道“飞虎乐购”已沦为“鸡肋”;今年6月,富士康旗下广宇科技宣布出售所持有的SMS Marketing Service公司的48.01%股份,与赛博数码分道扬镳。   “种种迹象显示,富士康在四年前启动的渠道战略至此已全线溃败。”分析人士指出。在6月25日的鸿海精密股东会上,郭台铭也并未否认富士康近年的各种转型挫折,但他认为“代价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押注4G   主流市场认为,鸿海集团可能再也无法承受下一次的转型失败。   台湾研究机构Digitimes就指出,“摆在鸿海面前的,是如何通过在不同领域的布局,活化鸿海目前既有的技术、产品,甚至是客户关系资源,让鸿海集团得以在制造、技术以外,再长出另一个应用与服务。”   或许郭台铭心中早有这个思路,所以在2013年初,他就将电信领域的布局从硬件支持转向通讯服务。当年1月,鸿海集团通过旗下鸿扬公司认购3.4%的台湾光纤通讯设备商台通光电股权。“这意味着鸿海正式进入台湾电信产业。”一位台湾分析师说。   据上述人士介绍,根据台湾法律,设备商只要取得制造规格执照就可以进行内容传送,而台通光电已先期拿下了台北市政府光纤网络建设项目。今后,鸿海集团也能通过台通光电输出内容。   同年10月,鸿海集团以91.8亿新台币赢得台湾地区两张4G低频段牌照(700MH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