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单体支柱采面顶板压力预测预报.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体支柱采面顶板压力预测预报

1老顶变形,断裂,跨落对回采空间顶板和支架工作状态影响很大。老顶来压是有规律的,可掌握的。顶板预报的发展实质上是对老顶来压认识上的深化。老顶初次来压指采面由开切眼向前推进,采至一段距离后,随回柱放顶的进行,在回采空间内第一此呈现矿压异常增大的现象。如控制不好,容易造成顶板事故。单体支柱采面老顶初次来压前有征兆,一般显现为活柱大量下缩,支柱载荷增大,支架倾倒,煤壁片帮加深,顶板裂隙增加,台阶下沉增大,顶底板移近量及速度猛增,严重时催跨采面。 采面老顶初次来压时其上覆岩层变形,断裂运动的结果。与煤层直接接触的顶板比较坚硬,采面从切眼向前推进,顶板悬空不落,直到一定跨度后,在上覆岩层的作用下,岩层超过强度极限而断裂跨落,形成初次来压。 与煤层直接接触的几层顶板岩石不稳定,采面从开切眼向前推进时,顶板剥落至一定高度(小于初次跨落高度,一般为采高的2-3倍),当其上覆较硬岩层悬露至一定跨度后,这曾坚硬岩层在其上覆岩层的自重力的作用下,超过强度极限而断裂跨落,形成初次来压。老顶来压步距与采高,跨落岩层厚度及其岩性有关,我国一些煤层的初次来压步距L1多在20-40米之间。 老顶周期来压与初次来压一样,是煤层受采动后,上覆岩层变形,移动破会的结果。采面老顶初次来压后,随采面继续推进,直接顶照旧离层跨落(跨落高度约为2-5倍采高),且折断跨落岩块由下向上越来越大,当悬露面积达一定程度时,较大岩块周期性断裂,放出大量势能,在回采空间显现矿压加大,控制不好,容易造成切顶事故。 老顶周期来压时,采面矿压显现为,顶板断裂扩大,顶底板移近量增大,并发出岩块挤压和错动的声响,煤壁片帮加深,支柱荷载急增。老顶周期来压步距指临近两次老顶周期来压的间距,我国一些煤层在6-30米之间。 周期来压前老顶呈悬臂梁状态,而初次来压前老顶则呈双支梁状态。因此,周期来压步距小于初次来压步距,一般来说,L2=(1/4-1/2)L1。 2 来压时的矿压显现比平时剧烈,其程度也来压时比平时增长程度,这个增值一般称为老顶来压强度。支柱载荷,顶底板移近量,片帮深度,底鼓速度。目前主要采用支柱载荷,并称其比值为动载系数,它总大于1.。动载系数表达式 通过采面的地质构造,顶板压力变化,老顶来压时间和地点等状况。 二.采面矿压三量观测预报老顶来压 三量,顶底板移近量,支柱载荷和活柱下缩量。可以判定老顶来压步距和强度。活柱下缩量观测,支柱打好后,立即用扁铲在柱索和活柱上各打一横道,用直尺测初读数,煤2-4测读一次,回柱前再读一次。 单体支柱采面老顶来压步距判定方法。1)单体支柱采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L1和周期来压步距L2,可依据采面顶板移近量及其速度,支柱载荷来判定。1,以顶底板移近量判定L1,L2.随采面远离开切眼,再至煤壁同一距离处,顶底板移近量呈现几次峰值,以顶底板移近量平均值与其均方差之和为划分老顶来压的分界,大于其的为老顶来压。 2)依支柱载荷判定L1L2的方法。随采面远离开切眼,支柱受载也出现一些峰值,其随老顶来压增减的稳定性远不如顶底板移近量。若用支柱载荷判定老顶来压步距,则应与顶底板移近量配合才行。以支柱载荷平均值与其均方差之和作为划定老顶来压的界限。大于其为老顶来压。 综上所述,不管用何参数确定L1L2,其步骤相同,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选取同一条件的测压值,以观测循环,观测日期何至开切眼距离为横坐标,以选定的测压值为纵坐标,绘出矿压参数与至开切眼关系曲线,视其有无明显的有规律变化的峰值,如存在,说明有老顶来压显现。在初步判别有老顶来压显现的前提下,借助树立统计均方差来确定老顶来压的峰值,一般可以用下列粮食运算结果作为判定老顶来压界限。 量取已被上式判定的老顶来压峰值与至开切眼之距,即得到老顶来压步距。对于观测出的几次老顶周期来压,要求出其步距的平均值。 采面老顶来压前三天,采面的矿压显现参数的数值开始增大,在来压前一两个班开始剧烈增加,来压期间达最大值。来压前采面支柱载荷,顶底板移近量和活柱下缩两逐渐增大。其中,以顶底板移近量变化规律最强,用它作为预报顶板来压的主要依据。 上部来压比中下部大,原因在于上隅角顶板悬空面积大于120平方米。 用采面单一矿压参数预报顶板来压 用采面顶板移近速度预报顶板大面积来压及老丁初次来压。在采面任意地点观测顶底板移近速度,当其急剧增高时,来压现象显现。用顶底板移近量和支柱在和判定老顶来压步距要较长时间连续观测,延续时间要在老顶初次来压后再加上三个以上老顶周期来压。 1)在采面一个定点观测移近速度,依其变化确定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如下图: 2.53、2.76、2.21mm/h 三个峰值判定老顶周期来压步距为7.2米。 2)非定点观测法,在采面任意测点观测移近速度,一次变化确定老顶周期来压步距。9、15、21移近速度分别为12.09 1

文档评论(0)

mg600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