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批评学
文学批评学
单选题
1、文学批评研究的对象是B.艺术思维的产品
C.辩证逻辑规范
A.葛兰西和本雅明
D.归纳与演绎
19世纪现实主义批评最高成就的是A.别林斯基的著作
B.古典原则
D.莱辛《拉奥孔》
A.社会历史批评
B.诗缘情而绮靡
D.艺术思维成分
D.诗与画的关系
A.阐释功能
E.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C.判断
B.兰色姆
B.分析与综合
A.萧统的《文选》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主流的是C.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批评
19世纪中期的印象主义C.绘画派别
C.贺拉斯
C.对话体评论B.语义分析
B.气质
C.弗洛伊德
D.文学性
B.别林斯基
C.贺拉斯
A.维柯
B.细读法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艺不涉及政治的是?C.唯美主义批评
B.修辞研究
A.论著体
C.理性的光辉
文学批评文章掌握好对象在真、善、美各方面?所达到的度叫做B.分寸感
B.得意忘言
A.语感
A.《毛诗》
B.变异
B.重理论建设而轻文本批评
A.理性思维活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B.孟子
B.形象思维的产品
B.社会性别
B.结构主义批评
20世纪文学批评变化发展的动力是C.批判与否定
A.杜甫《戏为六绝句》
C.弗洛伊德
A.钟嵘《诗品》
C.审美的对象
A.文学与作家
B.潜意识
A.维柯C.魏晋时期
C.《知音》
D.章法
C.审美感知力
A.莫奈
B.文学与社会
A.维柯
B.别林斯基
C.多元化
B.阐释作家作品
C.政治性
C.科学抽象
D.20世纪
B.世界是我的表象
A.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B.什克洛夫斯基
B.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学
A.查理?巴利的《法语文体学》
B.政治倾向
D.茅盾
D.实证性、思辨性、审美性
·襄公二十九年》记载的B.季札评周乐
B.卫姆萨特和比尔兹利
B.“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的研究
D.莱辛
D.荣格
B.警策
“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歪曲”来定义B、反讽
B、现代语言学
C、法朗士
A、文学发展与社会变化的关系
C、对文本意义的阐释
A、瑞恰兹
A、钟嵘《诗品》
C、实证性
C、思辨性
B、随笔体评论
B.以语言为研究对象D.推崇分析方法
A.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D.审美知觉理论C.女性主义批评D.女作家批评
19世纪俄罗斯三大民主主义批评家是指A.别林斯基B.车尔尼雪夫斯基D.杜勃罗留波夫
B.人品C.文品
B.获取印象D.整合感受E.抒情描写
A.历史背景的差异D.学术背景的差异E.意识形态背景的差异
A.卓约轻灵D.短小精悍E.理趣见长
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表现为A.强烈的变化态势B.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C.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倾向E.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
19世纪欧洲文学批评在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了A.实证主义批评C.现实主义批评E.唯美主义批评
B.种族C.环境E.时代
A.女性批评C.文化批评D.心理批评
B.语感C.结构感E.意象感
A.逻辑严密C.论据充分D.论点明确
B.政治倾向性D.否定的悖论
A.形式主义批评B.新批评E.结构主义批评
A.张力B.细读法D.隐喻A.阐释功能B.意识形态功能C.哲学功能
B.理论知识结构D.文化知识结构E.社会知识结构
20世纪文学批评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潮两个共同特征是A.以语言为研究对象D.推崇分析方法
B.推崇主体的创造性和个性色彩D.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E.突出批评的审美特性
C.魏晋时期E.明清时期
C.真实性D.社会效果E.倾向性
A.认识准确C.态度公允E.表达恰如其分
B.以意逆志D.知人论世
C.社会历史的考察D.美学的考察
A.冰山理论与潜意识B.本能压抑与欲望升华C.早期经验与人格生成E.梦的工作与文学创作
A.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C.美学家对审美现象的心理学探索D.现代心理学的蓬勃发展
A.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B.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C.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B.实证性C.思辨性D.审美性
20世纪文学批评的语言学转向提供哲学基础的哲学是B.现象学C.科学哲学D.分析哲学
警策
4、 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 主要指通过文学批评中的价值导向作用,影响人们的意识行为,提高读者理解现实生活、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从而维护或批判某种意识形态,推动社会的进步。
5、 文本批评 文本批评是指一种立足文本,分析和阐释文学文本各要素的批评方法,文本成为这一批评的出发点和归宿。
6、 感受谬误 这是新批评的观点,由卫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提出,认为把判断作品的标准放在读者的心理因素上,研究作品的效果而不研究作品本身,无疑是本末倒置。
7、复述论证
10、图像大众传媒文化工业
14、双重阅读 德里达所提出的阅读方式,主张第一次阅读力求破译文本,希望找到真实或本源,即致力于文本的客观解释和复述;第二次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