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珍稀食用菌的研究和开发工作.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珍稀食用菌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中国珍稀食用菌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时间:2005-2-4?阅读1820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下,中国的食用菌业——这种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焕发出一片蓬勃发展的生机,栽培食用菌的产量迅猛增加,栽培种类也日渐增多。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各地普遍栽培的食用菌种类已达20多种。尽管如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常见的食用菌例如双孢蘑菇(大肥菇(双环蘑菇))Agaricus bisporu / Agaricus bitoquis、香菇Lentinula edodes、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平菇(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凤尾菇(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姬菇(黄白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榆黄蘑(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滑菇Pholiota nameko、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竹荪(长裙竹荪、短裙竹荪、红托竹荪和棘托竹荪)Dictyophora spp.(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Dictyophora indusiata、Dityophora duplicata、Dictyophora rubrovolvata)、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等,已开始满足不了市场对食用菌产品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市场迫切需要科研单位尽快推出一些食用菌新品种,以进一步促进国内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很多科研人员、食用菌爱好者把目光瞄准了各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著名野生食用菌,如正红菇Russula vinosa、青头菌Russula virescens、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橙盖鹅膏Amanita caesarea、鸡 菌Termitomyces albuminosus、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牛肝菌Boletus edulis、干巴菌Thelephora ganbajum、黑络丸Rhizopogon piceus、中国块菌Tuber sinense、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等,希望早日实现这些食用菌的商业化栽培。这种愿望是美好的,但由于这些食用菌多数是菌根菌,驯化难度很大,人类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不懈努力至今仍未实现。 怎样尽快选育出既受市场欢迎的、又可进行商业化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新品种?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科技人员在长期的大型真菌资源野外考察工作中发现,大自然是最好的育种专家,除了以上这些难以驯化的野生食用菌外,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相对容易驯化的野生食用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本文第一作者将从野外驯化选育的一些优秀的食用菌新品种称为“珍稀食用菌”,其意思是“珍贵、稀有的美味食用菌”,以区别于以上那些常见的食用菌,并向全国各地推广。这些新品种一经推出,就深受市场欢迎,前来本所购买菌种的菇农越来越多。 1994年,本文第一作者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的全国第五届食用菌会议上提出了“加速发展我国的珍稀食用菌”的倡议。很快,全国各地就出现了一股研究与开发珍稀食用菌的热潮。现在,全国基本上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有一定规模的珍稀食用菌栽培面积。 根据本所多年的推广经验,我们认为,珍稀食用菌是新产品,市场从认识到接受某一种珍稀食用菌有一个过程,因此建议各地在开发珍稀食用菌之时,要充分调查国内外市场和当地市场和消费习惯,不要盲目发展。必须充分合理的按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合理地调配品种,不要盲目的发展“反季节栽培”或“大规模的冷库栽培”。 国内目前已开发的珍稀食用菌主要有以下这些: 1 刺芹侧耳(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DC.ex Fr. Quel 2 阿魏侧耳(阿魏菇)Pleurotus ferulae Lenzi 3 白灵侧耳(白灵菇)Pleurtotus nebrodensis 4 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es Han. chen et cheng 5 泡囊侧耳(鲍鱼菇)Pleurotus cystiosus O.K.Miller 6 虎奶菇Pleurotus tuber- regium Fr. Sing 7 杨树菇Agrocybe aegerita Brig Sing 8 真姬菇Hypsizigus marmoreus Peck Bigelow 9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 annulata Farlow apud Murrill 10 大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