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诗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的诗文.ppt

明代诗坛作家众多,作品数量也很大。清朱彝尊编《明诗综》,收入诗人3400余家。但总的来说,成就不如唐、宋,也不能与同时代取得辉煌成就的小说和戏曲相比。 究其原因,一是明代商业经济发达,城市日趋繁荣,适合市民阶层趣味的小说和戏曲迅速发展,反映生活的角度大,气息也新,而只在文人中流行的诗、词没有更多读者对象,社会影响小;二是明代拟古风气甚浓,诗、词很难再有突破或创新;三是明代盛行八股文取士,戕害了许多文人学士,窒息了他们的思想,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自然也影响诗词的创作与发展。 明初诗歌与散文 明初诗歌 高启、刘基、张羽、徐贲,四人均为吴人,人称“吴中四杰”。高启是最有成就的诗人,他的作品抒写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孤吟,流露出忧郁、苦闷、彷徨、孤独的情绪。刘基的诗作对自己在当时环境中坎坷的生活遭际有所反映。袁凯人称“袁白燕”。有些诗涉及个人身世遭遇,较有真情实感。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元末隐居不仕,入明后奉召修元史,任翰林院编修。他性格狂放,不拘礼法,曾拒绝当朝给他的高位,后被朱元璋借故杀死,死时三十九岁。有《青丘高季迪诗文集》。 台阁体与茶陵派 台阁体:指永乐以后,以馆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博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三杨”都是台阁重臣,他们为维护封建统治,占缀升平,诗文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颂圣、题赠、赠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这类诗词气安闲,雍容典雅,但内容空虚,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 与“台阁体”流行同时,民族英雄于谦的诗却一枝独秀。他的诗歌现实主义精神很强,以自己独特风格,反映了社会的面貌。 茶陵派:成化到弘治年间,文坛有重要影响的是茶陵诗派。茶陵派以李东阳为主,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风气,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 明初散文 明初散文作家多数是由元入明的,他们经历了元末明初的动乱,扩大了视野,丰富了社会经验,对治乱兴亡有较深的认识和体会。他们重视文章的社会作用,写出了一些揭露时弊,反映现实,具有一定意义的作品,代表作家有宋濂、刘基和方孝孺等人。 宋濂散文创作多道学气,一些刻画人物与记事写景的作品注意生活基础与艺术技巧,有文学性。 刘基其作品中的寓言故事颇有特点,《郁离子》是他的寓言散文集。 明代的八股制义文 明代的科举制度,以八股文作为考试规定的文体,造成了明代八股文的流行。八股文体裁特征是对偶性。八股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而存在,它的一些表现手法及理论曾对明清两代的散文、诗歌,乃至小说、戏曲的创作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明代中叶,在传统文学的诗文领域,出现了许多流派,这些流派或同时出现,或先后相继,各有自己文学主张,各有自己创作倾向。它们或互相攻击排斥,或彼此呼应支持,或根本对立,或大同小异。它们的斗争主要是围绕着拟古与反拟古展开的。 明代诗文领域内文学复古流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显出文学逐渐走出单一、僵化格局而谋求新路的动态,也体现了明中期社会文化思潮渐趋活跃的一个侧面。这种文学流派的斗争,虽然解除了“台阁体”对文坛的统治,但是并没有使日益衰落的传统诗文有更大发展。 在这些流派中,“唐宋派”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其他各派都是诗文兼备。就诗歌创作而言,明中叶没有大家,但在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以及一些不属于这些派别的诗文的集子里,也有不少优秀的作品。 李梦阳与前七子的文学复古 明代中期文学复古思潮发动于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的文学活动。 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这是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前七子创作,除大量的拟古之作外,也有重视时政题材作品。他们或描写个人生活遭遇,或直言政治弊端与民生忧苦,有较为浓厚的危机感与批判意识。除时政题材外,李梦阳等前七子也将文学表现的视线转向丰富的民间生活,从中汲取创作素材,也偶有佳作。 王世贞与后七子的文学复古 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重新在文坛举起了复古的大旗。后七子在学古过程中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 李攀龙的古乐府及古体诗大多有明显的临摹痕迹 “嫌于袭” ,王世贞说他的诗“似临摹帖耳”,所以成就不高。但他的一些七律七绝写得较好:《东光》写反倭寇的战争,《挽王中丞》八首表现爱国主义思想,还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另如《杪秋登太华山绝顶》四首,意境开阔,借景抒怀,自古一种豪壮之气。 王世贞是前、后“七子”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李攀龙死后,他主持文坛二十多年。他说:“诗必盛唐,大历以后诗勿读”,也是一个复古主义者,他的一些拟古之作显得锻炼精纯、气味雄厚,或时寓变化,神情四溢,乐府及古体诗更是如此。 他还有一部文学理论著作《艺苑卮言》,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复古理论,强调格调,重视作家的思想感情在艺术创作中的主导作用。 谢榛擅长五言近体,注意字句锻炼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