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中秋节
扬州中秋节
月十五月儿圆,又是一年中秋来。在“月亮城”之誉的扬州,钟情于月亮的老扬州人,在中秋节这天,以怎样的心境,怎样的准备,怎样的仪式度过?近日,记者采访了民俗专家和几位老扬州人,听他们唠唠老扬州的中秋节。中秋起源——春节之外最大节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中秋何以成节?成为继春节之后最重要的节?扬州民俗专家曹永森在《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扬州中秋习俗谈》一文中说,民众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其实,从科学角度来看,此话并不十分准确。此时,月亮也不一定离地球最近,中秋的月光也比不上冬天的明亮。客观地分析,人们之所以把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主要是因为此时新稻登场,一年的收成大体已定,这在农耕社会是极为重要的大事。丰收了,人们要感上天的保佑,颂月、祭月就成为情理中的事象。”
“中秋节的主角是月亮,自然传说故事也离不开月亮以及月亮上的人物。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民间文学普查采风时,曾在扬州民间采录到多则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如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其中在民间影响最大的是嫦娥奔月的传说。”曹永森说。
“我们从小听到最多的是后羿的妻子嫦娥吃了不老丹,飞到月亮上去了。后羿在地上看着月亮,好似看到嫦娥。”讲起中秋节的传说,陈金龙信手拈来,“还有一个故事,平常不大有人提到,说的是唐明皇李隆基的故事。”陈金龙说,后一个故事有些荒唐,但听来也挺有趣。是说有一个八月十五,从天而降一个神梯,还是孩童的李隆基顺梯而上,到月亮上看到许多宫娥。其中有一个漂亮的宫娥冲他一笑,从此李隆基就害上了相思病。直到漂亮宫娥下凡,投胎为女人,让李隆基遇上并与其相伴相守。这就是杨贵妃。李隆基为了感谢月亮,每年的八月十五都要摆上香案进行祭拜。
老扬州吴德祥,很小的时候,就常听大人们说,“到中秋节时,田里庄稼,水生植物,树上果实都熟了,丰收了。”吴德祥理解中秋节,“首要意义是为庆丰收,感恩天地所赐累累硕果,并祈祷来年依然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中秋祭月——“月亮公公”为啥不是男的?
说到祭拜,也就是老扬州人颇为重视的中秋祭月。“中秋祭月,是十分古老的习俗。史书记载,早在周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曹永森说。
在采访中,记者常听老扬州人说祭拜“月亮公公”。“月亮公公应该是男的吧,反正从我记事起,大人这么说,我也这么告诉孩子的。”杜祥开说。
吴德祥认为,“月亮公公就是一个称谓,就和说老天爷一样的,就是代表天地神灵。”
对此,曹永森曾在《中秋——祭拜月亮公公》一文中专门进行诠释。“清代女诗人言忠贞在《话雨楼诗草》卷二中用一首《芜城竹枝词》作为解释:满城齐供广寒图,宝塔明灯百果铺。博得嫦娥看一笑,月宫误作月公呼。言忠贞从方言谐音的角度,解释了 月公是一种误说。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还不能尽如人意,因为扬州方言中的月亮公公,这公公是个叠词,不太可能同月宫的宫相混同。”
“从扬州人的处世观念看,还可以有另一种更合情理的解释。扬州人一向崇敬有学问、德行高、受尊敬的女子,对她们,扬州人有一种特殊的称谓方法,即把女性的称呼改作男子的称呼,叫做“大大”、“先生”等。如扬州画坛上曾有两位年高德劭的女画家,一位叫李圣和,一位叫李竹村,扬州人中有人称呼她们李老太,但更多的扬州人是尊敬地称呼她们李先生。对神灵也不例外,嫦娥是受人尊敬受人崇拜的,当然也可以叫成月亮公公。”
扬州有一句俗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参加拜月仪式的都是妇女和孩童。主祭的又多为老奶奶或是当家的主妇。陈金龙说,民间确实有这样的说法,不过这一俗话并没有得到普遍的执行。一大家子,男女老少一同拜月的情景在民间也很普遍,自己小时候也与长辈一同参加拜月,长辈也没有因为自己是男孩而不让参加。
李涵秋的《广陵潮》是以扬州的风俗民情为背景而创作的长篇小说,其中第六十回有一段有关拜月仪式的描写:“这一年中秋佳节,天气非常晴朗。朱二小姐清早起来,打扮得花枝一般,出来替卜氏拜节。又叫乳妈将小美子穿齐整了,单论他脚上两只小兔儿鞋子,是朱二小姐亲手做的??他(小美子)那两只小手,只管向桌上要去抓陈设的瓜果,引得卜氏同朱二小姐拍手大笑??一直等到初更时分,晋芳也不曾回来。朱二小姐怕小美子要睡觉,便先吩咐仆妇们点齐香烛,又把厅堂上那一座十二层镂空的玲珑宝塔点起来,四围配着水月纱灯,十分光彩。
卜氏以下一干人等,相率次第拜月。果然那一轮皓月,也像是知道有人要拜他的意思,纤云四卷,银河欲流,格外比平时晶莹十倍。”
吴德祥认为中秋祭月,深层次的意思是祭天地。“中秋时节,是庄稼、水果成熟季。人们内心中高兴、满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