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提 纲 背景与流行病学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定义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痛风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 发病率各地不一 常常出现误诊 治疗不规范 饮食治疗的误区 何时给予降尿酸治疗存在争议 降尿酸治疗的目标与疗程存在争议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多发于40—45岁 男性:女性 50:1 女性更年期前后首次发病率>男性 国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特别是蛋白质、富有嘌呤的食物和富含果糖的饮食增加,我国高尿酸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长。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10年期间我国高尿酸肾病发病率增长近10倍。国内尚无高尿酸肾病的确切发病率,发达国家中正常人群中的高尿酸肾病比例约为5%。 (痛风是一种富贵病) 高尿酸血症的定义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imia,HUA):是指370C、PH7.4时血清中尿酸含量超过416μmol/L (7.0mg/dl);不分性别、年龄, 这个浓度为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超过此浓度时尿酸盐即可沉积在组织中,造成痛风组织学改变。 痛风的定义 尿酸的作用 神经刺激:尿酸结构与咖啡因和其它神经刺 激剂相似,可增加敏捷和智慧 抗氧化剂:象Vit C样作为抗氧化剂,减少氧 化应激的伤害 升血压: 人类从爬行至直立时,血压升高可增加脑供血 皮肤保湿 5-磷酸核糖+ATP 肾脏排泄尿酸 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原因 排出减少 合成增加 混合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关系无高尿酸血症无痛风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 尿酸盐结晶沉积是高尿酸血症的结果 痛风发生率与血尿酸水平显著正相关 血尿酸水平与痛风发病率 高尿酸血症≠痛风 5%—18.8%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 1%痛风患者血尿酸始终不高 1/3急性发作时血尿酸不高 高尿酸血症既不能确诊也不能排除痛风 高尿酸血症—生化类型 痛风—临床疾病 痛风-异质性的(heterogenous)疾病 痛风性急性关节炎 高尿酸血症 痛风石形成及慢性关节炎 肾脏病变:慢性尿酸盐肾病 急性尿酸性肾病 泌尿系统尿酸性结石 ◆ 急性发作期 ◆ 间歇发作期 ◆ 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痛风临床表现 急性关节炎是痛风最常见的、最初的临床表现 尿酸钠沉积在关节滑膜、软骨、骨、周围软组织 血尿酸↑ 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腔内的沉积 白细胞吞噬尿酸盐结晶 细胞内的溶酶体等破坏 释放蛋白水解酶,激肽组胺和趋化因子 炎症细胞释放IL-1,IL-6,TNF 局部血管扩张,渗透性增高,白细胞聚集 急性关节炎 饮酒 过度疲劳 创伤 受凉 药物 高嘌呤饮食 手术(术后3~5天) 放疗 痛风发作间歇期:仅表现为血尿酸浓度增高,无明显临床症状。此期如能有效控制血尿酸浓度,可减少和预防急性痛风发作。 间歇期长短差异很大,随着病情的进展间歇期逐渐缩短 痛风石形成:最常见关节内及其附近,如软骨、粘液囊及皮下组织处。典型部位是耳轮,也常见拇跖、指腕、膝肘等处。 痛风石多在起病10年后出现,是病程进入慢性的标志 痛风性肾病: 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夜尿增多、低比重尿、血尿、蛋白尿。最终由氮质血症发展为尿毒症。 急性尿酸性肾病:短期内出现血尿酸浓度迅速增高,大量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集合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