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真伪再起争议专家可能只是陪葬墓(图).docVIP

“曹操墓”真伪再起争议专家可能只是陪葬墓(图).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操墓”真伪再起争议专家可能只是陪葬墓(图)

“曹操墓”真伪再起争议 专家:可能只是陪葬墓(图) 2013年02月25日 09:23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谢勇强 “曹操墓”主墓道本报资料照片记者陈团结摄 当时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 2月20日,在《中华读书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一篇名为《“曹操墓”仍不宜定论》的文章,由于刚刚收假,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可是如果你知道作者徐光冀的身份是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等职务时,他的话就不由你不仔细倾听了。  因为新闻总是喜新厌旧的,曹操墓经历了几度热炒后,终归平寂,但真正的专业人士并不会因为冷清而忽视“真假”这一核心问题,徐光冀在时隔两年后的文章更加深刻,所提出的问题也更加尖锐。  徐光冀:“可能是曹操高陵的一座陪葬墓”   回忆:行前河南省文物局领导就跟我说“能定就定下来”   在《曹操墓仍不宜定论》附记中,徐光冀提到,曹操墓发掘期间他曾先后三次到现场,其中第三次应邀考察是2009年11月19日下午,他写道:“行前河南省文物局领导就跟我说‘能定就定下来’……我记得到达工地大约是下午四点半,当时发掘还在进行中,潘伟斌介绍情况后,我们先参观墓道、墓室,然后参观出土器物,但未见到墓葬平面。下午六点返回安阳晚饭。晚上八点去开会,除刚才说的这些人,参加会议的还有安阳市、安阳县的负责同志,我记得会场横幅是‘安阳市西高穴东汉大墓论证会’,会议由省文物局同志主持。会议一开始我就提议:不要叫‘论证会’而应叫‘座谈会’,得到了主持人和市、县负责同志的首肯。”  徐光冀特别澄清,“现场没有一个人表态确认这座墓是曹操墓,包括后来写文章认定墓主是曹操的同仁。我最后发言主要讲了三点:第一,田野发掘工作比较粗糙,需要进一步细致工作;第二,要加强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第三,曹操是历史名人,因此对该墓的认定一定要慎重。这次会议就是河南方面所说的,为了确认其为曹操墓而‘召开了两次专家论证会’中的一次。但我想在这里说明:这次会议只是一次座谈会,没有形成任何文字纪要和论证意见。这一点必须予以澄清。”  比较:西高穴2号墓规格和长平侯曹休墓葬属同一等级   在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认定河南安阳市西高穴东汉大墓为魏武王曹操高陵开始,至今已经两年多。徐光冀认为,“尽管发掘单位及其负责人接受了不少媒体专访,讲了许多前后矛盾的话,但我们还是要以发掘简报为依据进行研究和分析。”  在《考古》2010年第8期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阳县文化局联名发表了《河南安阳市西高穴曹操高陵》的发掘简报,发掘简报认为该墓“应为魏武王曹操的高陵”,并提出了十条理由和证据,由于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徐光冀认为还不具备唯一性,尚不能成为定论。  徐光冀对发掘简报的论述进行了点评,提出:“从总体上看,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曹操提倡薄葬,可其陵墓应该是‘位在诸侯王之上’的规格,而西高穴2号墓的规格和身为长平侯的曹休的墓葬大体相似,属于同一等级。”   评价:“我认为发掘简报的论证是不严谨的”   徐光冀在文中透露,2009年11月19日他到该墓参观时,曾问过发掘领队:这座墓是一次下葬,还是有二次下葬?“他说不清楚。其实做田野考古的都知道,从墓道发掘的剖面即可确定,遗憾的是我们到时墓道的填土已经发掘完毕,这也是田野工作的疏漏。”  对于发掘简报认定西高穴2号墓就是曹操墓的另一个重要证据是“鲁潜墓志”,徐光冀也指出鲁潜墓志内容的确与我们常见的墓志内容不同。“常见的墓志记载墓主人姓名、家世、生平事迹,随着时代发展,志文逐步规范化,志文之后附有韵语所作之铭,所以又称为墓志铭。鲁潜墓志则很有意思,将近一半的内容记载墓葬位置、与曹操高陵的距离等。一方埋于墓中的墓志为什么要讲这些?”徐光冀评价:“因为鲁潜墓志与鲁潜墓分离,所以我们不知道鲁潜墓在何处,这就使鲁潜墓志的科学价值大打折扣,所提供的具体位置也不可靠,以它作标尺自然更不可靠,这是考古学的常识,我认为发掘简报的论证是不严谨的。”   判断:西高穴2号墓可能是曹操高陵的一座陪葬墓   对于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的石刻铭牌,发掘简报认为它们“是认定墓主人身份的直接证据”,对此徐光冀认为,“文献记载曹操谥号‘武王’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的事,同年曹丕代汉,十一月追尊曹操为武皇帝,这些只能说明石牌刻铭的时间,并不能说明西高穴2号墓就是曹操墓。试想作为随葬品只需刻名称、数量、埋入墓中,还需特别刻上墓主人的名字吗?曹丕又怎会将标明其父谥号的刻铭放置于其父的墓中?如果要放置刻铭,也应如六边形铭刻一样,标明物品名称数量即可,何必要刻意标明‘魏武王’,这恰好说明西高穴2号墓不是曹操墓。”  徐光冀由此推断:“由此产生另外一种可能性,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