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农肥国际主导权的隐秘战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争夺农肥国际主导权的隐秘战线.doc

争夺农肥国际主导权的隐秘战线 中国钾肥年消费量达800万吨至1000万吨,其中70%左右需要进口。如果必和必拓一旦成功收购控制着全球近20%碳酸钾供应的Potash公司,中国本已虚弱的全球钾肥定价话语权将进一步旁落。中国在正面战场上艰难地堵截同时,也悄悄在国内后方大规模试验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农肥,谋求未来的惊天翻盘。 密集的试验 凭着是世界最大矿业公司的霸气,2010年9月下旬,必和必拓(BHPBilliton)的CEO高瑞斯飞抵加拿大,就收购全球最大钾肥公司加拿大Potash公司,与加拿大官方展开志在必得的斡旋。 而就在这个牵动国际资本界和焦灼中国农业神经的时段,在中国河南南阳市,这个粮食年产量占到全国1%的腹地,中国科学院“在农作物生产中应用纳米技术的预测和对策研究”专家组、各路资本机构及农业战线的教授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了一起。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要评估一种已施用于南阳近100万亩花生作物的新型农肥。这些花生作物多数由中豫庄稼人花生专业合作社种植和施肥。“从目前来看,使用这种新农肥后,花生获得大幅度增产,预计增产可达30%以上。”该合作社理事长杨进中说。 南阳的试验,还只是这种新型农肥不那么起眼的一隅。早在2009年初,云南省农科院动员全省29家研究院所和相关机构,设置水稻、玉米、甘蔗、蔬菜等8种作物,对这种新型肥料进行大规模实验。到今年年初云南省农科院实验报告显示,9亩水稻实验比普通施肥增产21.55%;10亩玉米实验增产6.24-21.76%;另10亩玉米追肥实验增产则达到31.1-45.25%。此外,该新型肥料还将水稻和玉米的成熟期提早了13天。 云南省农科院生物能源中心副主任李文昌说,这种新农肥越是条件差的地方,就增产越多。在去年引全国关注的西南大旱中,唯这种新型农肥施用的农作物得到稳产增产。 到今年夏季,这种新型肥料又北上到中国水稻主产区东北展开试验。沈阳郊区兴隆台乡张美窝棚村种田能手张本城于今年5月25日采用这种新型肥料种植了7亩水田。一开始,20天后的试验田苗情,无论是分蘖还是根系,都比不上施用高浓度(氮:磷:钾 15:15:15)水稻专用化肥。这令张本城极为焦虑和失望,但45天后形势突变。新肥示范田里无论分蘖和苗情都完全赶上对照组,且根系比使用化肥的根更发达。 中国新型农肥可能逆转农肥的国际势力格局。 这种新型农肥,氮磷钾含量只有8-10%,且不需要从矿产原料中提取。这种新肥料的名称是正光复合微生物肥。 土壤:拯救还是污染 这种肥料,实际是一种土壤修复材料。其“杀手锏”是一种被称为“纳米插层复合技术”,采用蒙脱土作为原材料。蒙脱土是一种层状硅酸盐,来自于在全国各地广泛分布而且价格低廉的观音土。在蒙脱土内部,通过纳米技术,生物活性物质(微生物)得以随机均匀分散在间隙中,新材料中的间隙为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冬暖夏凉”的优良环境。它如同吸附了养分的海绵,缓慢缓释肥力。“也就相当于把养料放到一个房子里,然后慢慢释放给作物。这样微生物养活了植物。”四川大学梁玉祥教授说。 中国由于长期使用传统化肥,已使土壤大面积板结化,里面残留的化肥可以用60年。梁玉祥教授说,传统化肥最多20-30%的氮磷钾被农作物吸收,其余的60%留在土壤中,或者被水冲走,或者被风刮走。 成都正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钟朝义说,“化肥被雨冲到水里,污染了水,被风刮走,落到海里则给鱼提供了养料。” 原国家财政部农业司司长丁学东提供了一个数据,中国化肥施用量是美国的3倍,法国的1.5倍,德国的1.6倍。 由于化肥的过量使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与绿色和平组织于2010年1月14日联合发布报告称,“使得农业现在已经变成立体交叉的污染,制造了多重负外部性。” 报告称,中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素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钾素、磷素的经济损失也可想而知。而70%的钾肥需求量,中国只能从国外高价进口来满足。 传统化肥的过量使用也间接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化肥工业是以煤、石油、矿产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生产原料,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水和电,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 另起炉灶 业界长期的一个共识是,化肥等于农业的粮食,铁矿石是工业的粮食。近10年来,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这三大全球矿业巨头在铁矿石资源上的垄断造成了中国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年年失利。伤痛仍犹在,澳大利亚矿商必和必拓却已开始插足全球钾肥资源的垄断布局,其9月疯狂掀起的加拿大钾肥争夺战,传到国内,引恐一片,迅速被视为遏制中国农业命脉的前兆。 过去5年来中国进口的钾肥价格一路飙涨,企业与农民为此每年要支付200亿元人民币。必和必拓收购案发后,已进一步掀起钾肥市场涨价潮。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国产钾肥57%氯化钾由前期最低报价1950元/吨(到站价)涨至现在215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