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1单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3第1单元

必修3 第一单元测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与师 2.“兼相爱,交相利”;“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明主峭其法而严刑”。上述言论体现了哪些学派的观点? ( ) ①儒家 ②法家 ③道家 ④墨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与“大一统”局面出现之间的关系是A.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B.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C为政治上的统一赋予神权色彩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A.“三纲五常”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天人感应”学说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法家、道家 B、儒家、道家C、墨家、儒家 D、墨家、法家 《明朝史话》说:“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界的保守落后,他奋起揭露统治阶级和道学家的空疏与无能,他敢于向封建传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材料中的“他”是(  ) A程颐 B、王阳明C、黄宗羲 D、李贽 朱熹和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成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他们的根本分歧是(  ) A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原 B“天理”是不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C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A.中国思想家们的思想产生的时间较早 B.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C.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D.当时中国思想家们没对未来社会提出政治设想 15. 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  )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A.对正统思想进行了大胆批判 B.反对盲从孔子 C.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D.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二、非选择题(46分) 19.(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6分)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主张的目的何在?(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8分) (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20.(24分)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相关材料,结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