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调研测试.docx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调研测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把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有关中国原始人类分布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
B.黄河长江确实是中华人类母亲孕育中华远古文明之地。
C.呈现无规律的分布,适应性很强。
D.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在大河流域,便于生存。
2.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取得的几项重要成就是
①种植粟 ②能制造陶器 ③种植水稻 ④铸造铁器 ⑤发明瓷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⑤
3.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妻子嫘子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D.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4.现代民主政治所追求的 “选贤与能”和中国古代的哪一种制度相近
A.封建制度 B.禅让制度 C.宗法制度 D.王位世袭制
5.我国原始社会走到了尽头,是在
A.尧任部落联盟首领时 B.禹任部落联盟首领时
C.黄帝任部落联盟首领时 D.舜任部落联盟首领时
6.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此年应是
A.公元11世纪40年代 B.公元前10世纪40年代
C.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 D.公元10世纪40年代
7.“延陵”是常州第一个见于史籍的名称,其来源于公元前547年季礼被封于延陵(封地包括今常州、江阴、丹阳一带)。“延陵”的得名反映出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8.《墨子》一书中写道:“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这说明
①社会等级界限森严?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处境十分悲惨③奴隶成为祭祀的供品和贵族殉葬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9.史书《左传》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表明在夏商西周时,国家的大事主要是
A.祭祀与发展农业??????? B.农业与打仗
C.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 D.祭祀与打仗
10.下列阶层中,属于夏商西周时期国家的统治阶层有
①天子②诸侯③卿大夫④士⑤平民⑥奴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11.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B.奴隶消极殆工
C.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12.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13.《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
14.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3大题,第15题6分,第16题10分,第17题13分)
15. 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 “据考古发现,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