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工业增加值率看我县工业发展效益情况.doc
从工业增加值率看我县工业发展效益情况
松阳县统计局 李新雄
“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狠抓工业发展平台建设,在集聚发展、集约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07-2011年是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在这期间,全县工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26.45亿元发展到2011年135.37亿元,年均增长38.6%;工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6.71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21.51亿元,年均增长20.9%;工业增加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25.0%提高为2011年的36.8%,五年提高11.8个百分点,详见附表一。
但工业经济发展快是否也意味着工业发展效益好呢?下面,我们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这个角度来分析工业发展效益情况,以便为县委县政府推进转型升级决策提供参考。
一、工业增加值率的概念和意义
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我国目前一般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核算年度工业增加值。
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应交增值税-中间投入
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工业增加值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企业层面看,工业增加值率是一个地区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其值越高,说明企业附加值越高,盈利能力越强,投入产出效果越好;从行业层面看,工业增加值率的提高体现了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等成效;从地区层面看,工业增加值率体现了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反映了其在产业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
地区之间由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同,工业增加值率存在较大差异。一般而言,采矿业增加值率较高,可达50%左右,制造业一般在30%左右,轻工业高于重工业,技术含量高的行业高于一般行业。当前我国、我省增加值率在26.5%和20%左右,与发达国家(40%)和世界平均水平(35%)相比是相对低的。
二、我县工业增加值率的运行轨迹及与省市县的比较
1、运行轨迹
从图1看,2000-2005年,我县工业增加值率逐年上升,但从2006年开始,下降趋势明显,分别为25.4%、20.2%、18.4%、17.4%、15.9%和15.9%。
2、与省、市的走势比较
从图1看,2000年省、市、县工业增加值率基本持平。全省从2001年开始走势下降,到2006年后一直稳定在19%-20%之间;全市、全县走势基本相近,2001-2005年呈逐年上升,且数值非常接近,但随后开始逐年下降,我县下降幅度要大大快于全市,到2011年,我县工业增加值率只有15.9%,低于全市4.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3.9个百分点。
3、与全市各县的比较
从表一看,2011年我县工业产值处全市第五位,但增加值率处于全市末位,同最高的景宁县相差13.3个百分点,低于近邻遂昌2.5个百分点。
表一 2011年分县(市、区)工业增加值率
县(市、区) 工业总产值
(万元) 工业增加值
(万元) 工业增加值率
(%) 全 市 1652.10 340.95 20.6 市 区 404.14 75.05 18.6 青 田 303.84 73.42 24.2 缙 云 352.74 74.80 21.2 遂 昌 150.43 27.71 18.4 松 阳 135.37 21.51 15.9 云 和 73.75 17.21 23.3 庆 元 57.01 13.22 23.2 景 宁 28.14 8.22 29.2 龙 泉 142.78 28.72 20.1 综上所述,随着我县工业经济的不断壮大,工业增加值率从2006年开始一路走低,当前,不仅低于省、市平均水平,还低于全市各县水平。这也意味着,我县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并没有呈现同步的、良性的提升。
三、原因分析
1、行业结构的变化
2006年以来,我县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以不锈钢管制造为主)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以铜带加工为主)快速发展,2011年产值占到全县的半壁江山,产值年均增速达到67.1%,但两行业由于产品结构单一,原材料成本占产值比重大,耗能高等因素制约,工业增加值率较低,据2011年工业统计年报显示,均只有9.9%,这是导致我县增加值率走低并低于全省、全市水平的最主要因素。
2、产品结构的变化
从县内看,增加值率排前四位的行业因产品结构变化而快速走低,详见附表二。如: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从2006年的66.3%下降到46.2%,主要原因是电力供应的比重上升而水力发电的比重下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2006年全部为钼矿采选,增加值率高达65.7%,2011年为钼矿和铜矿采选,增加值率下降到30.3%;纺织服装制造业原以生产衬衫为主,现以生产平脚短裤、健美裤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