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鹅球虫病的诊治
鹅球虫病的诊治
王文强 熊凤兰 王文成
(1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2铜仁市畜牧兽医局 3铜仁市养鹅办)
鹅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尔属和泰泽属的各种球虫寄生于鹅的肠道或肾脏引起的一种原虫性寄生虫病。各日龄的鹅均易感,对幼鹅危害最严重,2 周龄以上雏鹅和幼鹅最易感染, 死亡率高,耐过的鹅发育不良,成为带虫者。发病季节与气温、雨量有关, 一般每年5~8 月份多发。鹅球虫病主要表现为轻度腹泻和血便, 生长发育受阻。病鹅的主要表现是食欲减退,羽毛松乱 精神萎靡, 拉血便, 严重脱水死亡或继发其它细菌感染而发生死亡,耐过鹅生长迟缓。
1 发病情况 近年来随着铜仁养鹅业的迅速发展,养鹅户的饲养管理跟不上,鹅病逐渐增多,其中在鹅寄生虫病中球虫病的发病率较高。2007 年6 月中旬,铜仁市桐木坪乡三个养鹅场相继发生了一种以拉痢、粪中带血为特征的疫病,6 月18日铜仁市养鹅办组织我们前去诊治。现场发现鹅群28%发病,发病鹅死亡率为43%; 鹅群饲养在塑料大棚内, 舍内潮湿, 粪便未及时清理; 死亡的鹅只随便乱扔, 未进行无害化处理。
2 临床症状
病鹅精神不振, 羽毛松乱无光泽, 缩头,口流白沫, 行走迟缓, 闭目呆立, 有时卧地, 头弯曲藏至背部羽下, 食欲减少或不食, 喜饮水, 先便秘后排稀便, 由糊状逐渐变为白色稀便或水样便, 泄殖腔周围粘有粪便。部分鹅出现神经症状, 痉挛性收缩, 不久即死亡。
3 病理剖检变化
病死鹅尸体干瘦,病鹅出现急性出血性肠炎,后段肠道病变严重。肠黏膜肿胀、出血,肠腔充满暗淡红色液体,肠黏膜脱落,肝脏肿胀,胆囊充盈,腔上囊水肿。 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血污染。剖检病死鹅12只,临死鹅8只,共同病变在肠道,可见肠壁肿胀,肠粘膜增厚、出血, 回盲段和直肠中段的肠粘膜有糠麸样的假膜覆盖, 粘膜上有溢血点和球虫结节, 肠内容物为红色或褐色稠状物, 不形成肠芯。肠腔外观扩张、肿胀,肠内容物呈血样胶胨状,肠黏膜密布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有的见有红白相间的小点,有的肠黏膜覆盖一层粘液,呈淡红色或深红色胶胨状出血性粘液。
4 实验室检查
4.1 虫卵镜检用肠黏膜病变部位涂片,经400 倍镜检观察多个视野,均见有数量不等的球虫卵囊取血样的肠内容物进行涂片、镜检, 发现椭圆形、圆形和卵圆形的球虫卵囊。
4.2 无菌采集病鹅的肝、脾组织, 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血液琼脂培养基, 37℃培养48h 后未发现细菌生长。
4.3 无菌采集发病和健康鹅血各20 份, 分离血清,监测鹅副粘病毒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H5 亚型的抗体, 结果血清中鹅副粘病毒病抗体为阴性; 高致病性禽流感H5 亚型的免疫后抗体合格 阳性率为87% 。
5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为鹅肠球虫病。
6 防治措施
6.1 病死鹅处理, 对病死鹅进行无害化处理。
6.2 全群治疗用球痢- 100 饮水。氟苯尼考拌入饲料中, 以防继发感染; 连用3d。
6.3 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保持舍内干燥, 及时清除舍内的粪便、垫草、垃圾及污物进行堆积发酵, 以杀灭球虫卵囊。
6.4 用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空舍及周围环境,每天一次, 连续一周。饮水器和料槽每天用0.01%高锰酸钾消毒。用0.5%过氧乙酸、百毒杀等消毒药带鹅消毒, 每天一次, 每5d 更换一种消毒药, 连用十天, 以后每3d 带鹅消毒一次, 每两周更换一种消毒药; 每周进行一次环境大消毒。
6.5 药物预防用于防治鹅球虫病的药物较多,为防止抗药性可选用两种以上药物交替使用。
6.5.1 复方磺胺甲基异唑按0.02%混于饲料中饲喂, 连用4~5d。
6.5.2 氯苯胍按120mg/kg 饲料, 均匀混入饲料中喂给, 连用7~10d。
6.5.3 氨丙啉按150~200mg/kg 饲料, 均匀混入饲料中饲喂, 或按80~120mg/L 水, 溶于饮水中, 连用7d。
6.5.4 磺胺二甲基嘧啶以0.5%混于饲料中喂给,连用3d, 停药2d, 再连用3d。
6.5.5 球痢灵按0.025%浓度均匀混于饲料中, 连喂3~5d。
6.5.6 磺胺六甲嘧啶以0.05%~0.2%浓度均匀混入饲料中, 连用3~5d。
7 体会与讨论
7.1鹅场发病后, 经过综合诊断确诊为鹅球虫病, 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一周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病程为15d。
7.2 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鹅舍内潮湿。随着气候变化的异常, 进入春、夏季后外界气温比往年的平均气温稍高, 舍内的温度控制得较高, 湿度较大。在这种高温高湿的条件下, 更适合球虫卵的发育。鹅球虫的发育是直接发育, 不需要中间宿主。鹅吞食孢子化卵囊而感染, 在消化液的作用下, 子孢子逸出卵囊, 侵入特定肠段或肾的上皮细胞内进行裂解生殖。经数代无性繁殖后, 一部分裂殖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