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创新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整体 事物发展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物,从数量上看是一。 二、四个特征 联系的特征 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014·重庆卷] 右侧漫画《吃水果有利健康》 A.否认了联系具有条件性 B.否认了矛盾具有普遍性 C.肯定了事物之间能相互转化 D.肯定了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判断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判断 南海起航线:早在汉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时,中国海船就携带大批丝绸、黄金,从雷州半岛起航途经今越南、泰国、马来半岛、缅甸等国,远航到印度去换取这些国家的特产。由于中国丝绸对世界各地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欧洲各国都派使节到中国通好,进行贸易交换,中国丝绸通过缅甸传到欧洲的大秦(罗马)。唐宋两代,伴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活跃以及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长足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明代,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0分) ①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分)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海上丝绸之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各国使者、商人、传教士等人的来往造就了这条著名的“国路”,而它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4分)。 ③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们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东西方紧密联系在一起,“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延伸是人们不断调整事物具体联系的体现(4分)。 4. 联系的多样性 多样性:联系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014·安徽卷] 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 革命草 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材料: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6亿万吨,创下新的历史记录,实现了粮食连续十年増产。而且,国务院国土资源部第二次国土资源调查显示,我国的耕地面积较之第一次调查的结果多出了2亿多亩,这意味着我国耕地面积十八亿亩的红线事实上更远。就是在这样看上去挺不错的背景下,中央充分考虑我国未来粮食需求增长快、地少水缺硬约束不可逆转,以及国际粮食市场冲击等因素,再一次强调粮食安全,而且把粮食安全上升到了基本国策的高度。根据材料,分析中央作出“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上升为基本国策”的决定是怎样正确把握联系的多样性。(14分) ①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2分) ②A.中央作出此决定,既注重了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客观条件,又以基本国策促进粮食安全,恰当地运用了主观条件;(4分) B.既把握了粮食连年增产、耕地红线得以确保的有利条件,又重视了威胁粮食安全的各种不利条件;(4分) C.既把握了维护粮食安全的国内条件,又关注了威胁粮食安全的国际市场因素,即外部条件。(4分) [2014·江苏卷] 在外出旅游时,我们既会看到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也会看到游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 有人认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只是个人行为,微不足道。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一个公民的个人行为往往会被快速传播,无限放大,从而影响世人对国家形象的直观印象。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用自身的正能量为国家形象增光添彩。 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这要求我们要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主题阅读.doc VIP
- ARKInvestBigIdeas2025-歌者PPT中文校对版.pdf VIP
- 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全国篇.doc VIP
- 2025西双版纳供电局及所属县级供电企业项目制用工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三十六计.docx VIP
- 2025年10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pdf VIP
- 大数据数据资产价值评估.pdf VIP
- 钟君申论笔记.doc VIP
-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新人教版.doc VIP
- 高考英语3500词高频单词词块默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