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砍树挖掘机,点燃千亿伐木市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台砍树挖掘机,点燃千亿伐木市场

一台砍树挖掘机,点燃千亿伐木市场 商界导读:面对全国一年十亿立方米的伐木市场,周王真期望用一台改造的挖掘机来点燃古老的伐木业,但最后还是承认“一个人玩不起来”。这个年产值千亿级的市场在召唤更多的小伙伴。 芬兰中南部的维莱马城的一处林地里,机器声轰鸣。一辆采伐车正在工作,它由工人操作电脑控制,利落地将树木伐倒、去除枝条、并根据需要将其切成不同长度的木段,跟在它后面的集材机一次性将“打包”好的原木装上卡车,然后由卡车运送到木材加工厂。下班时间一到,伐木工人们脱下专业防护服会相约去附近的小酒馆喝上一杯。 而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却是另一番情境:伐木工人拿着锯子,判断着树木倒下的方向。天黑后,一群人住在森林里临时搭建的窝棚里,担心着雨季会不会造成山洪。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就确立了林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但半个世纪过去了,在大多数地区伐木的,还是人。 直到最近几年,相对传统的林业板块开始有所变化。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日益成熟的技术、国家政策的帮扶和国人对环保的日益重视,让传统的伐木行业开始有了“新物种”的闯入。 ——27岁的周王真便是其中之一。 史上第一台能砍树的挖掘机 中国深圳和“森林王国”芬兰的区别在哪里?答案可能是:“一台挖掘机。” 2011年的夏天,深圳的一家五星级酒店里,日立、小松、卡特等国际一流机械制造厂商的挖掘机专家齐聚一堂。邀请他们的是深圳大学的一名学生,名叫周王真。 周王真在深圳筹划了一场“挖掘机专家大会”,其目的很简单:他想把芬兰制造的采伐头安装到国产挖掘机上。 采伐头和挖掘机、一流机械制造厂和一名深圳大学生,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人与事怎么会结合到一起?故事需要从几个月前讲起—— 2011年的春节,周王真回了趟广东湛江老家。叔叔们在林地里砍树的情景触动了他。“基本上就和生活在贫民窟没什么两样,吃住都在山里,没水没电没医没药。” 回到深圳后,周王真开始认真关注起林业,他企图寻找一种能够代替人力的砍伐方案。不管是在网上搜索,还是向林业专家讨教,芬兰庞赛集团的名字总是成为各种场合的高频词汇。 庞赛集团出品的伐木机械处于国际领先水准,其核心技术即是采伐头。简单而言,只要树木半径在采伐头设置的范围内,只需一分钟,就能搞定一颗苍天大树。 高端的技术,价格自然不菲,一台采伐车需要600万元人民币,这在周王真看来是天价。不就是一台车吗?组装一辆不可以吗?身处中国配套最好的制造业基地深圳,周王真习惯性地想到了“山寨”式改良的路径。通过向银行贷款,周王真用120万元向庞赛集团买了一个采伐头,尝试着把采伐头安装在国产挖掘机上。 周王真不是学机械出身,虽然此前对机器有些了解,但仅凭他一人之力无法完成改装。于是他走访了深圳各大机械制造厂,请到了各路专家,这才有了前文所述的“挖掘机专家大会”。专家们一起研究了快半年,才找到了其中诀窍,史上第一台能砍树的挖掘机采伐车诞生了。 周王真创立了京森林业,京森林业的挖掘机采伐车的性价比远超庞赛集团的采伐车,一辆挖掘机采伐车的价格220万元左右,是庞赛集团售价的三分之一。 更有意思的是,当庞赛集团负责人知道周王真“山寨”了采伐车的事情后,居然提出邀请周王真成为庞赛集团中国区的总代理。 要知道,中国市场的人力廉价,庞赛集团制造的机器进入中国市场遥遥无期。但现在,周王真居然用组装的办法,把价格降低了60%左右,用的还是庞赛制造的采伐头,相当于庞赛进入了中国市场。何乐不为? 由此,周王真成为了庞赛集团采伐头的中国独家代理商。周王真组成一个采伐车队,直接进入林场进行采伐作业。 现在,周王真有三台组装的采伐车,和芬兰纸业巨头斯道拉恩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每年的利润预计在200万元左右。 Hold 不住的风 靠着和斯道拉恩索的合作,周王真的日子过得还不错。进入2015年后,他明显感觉到,找自己的电话多了起来。这些电话大多是希望和周王真签订采伐合同的,“感觉一夜之间,采伐承包单位都不再愿意用人工了”。 以前,伐木工人按天领取工钱,一个工人一天能砍1吨左右的木材,一天挣到的工钱大概在100元左右。以此类推,一个周期在3个月左右的伐木工程,20个工人的工钱大概在18万元左右。相比之下,采伐车虽然效率高,但包工头不愿支付最开始200万元的购车投入。 直到近年来人口红利一点点地消失。许多采伐承包单位见到周王真的第一句话就是:“兄弟,负担不起了呀。” 此前伐木工人的年龄大都集中在40~55岁之间,随着年龄增大,许多人逐渐退出了这个行业。而伐木工作艰苦的生活条件、低廉的工钱和无福利保障,都对当下的年轻人没有什么吸引力,人工荒顺势出现。 “现在一个工人一天工钱最高要价到了450元。”周王真提到,“承包工程的人根本承受不了这么高的成本,而且人工又慢,随着国家对行业安全的重视,工人一旦出现工伤,承包单位必须赔偿,代价越来越高。”——机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