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棕壤和褐土解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七章 棕壤与褐土 这两种土壤的共同特征是: 反映了温暖带湿润的森林与半湿润的森林灌木草原的腐殖质积累特性,即腐殖质含量不大,一般为20-50g/kg左右,腐殖质的表聚程度较大,腐殖质的腐解程度较高;腐殖质一般呈微酸性至中性,并形成腐殖质—粘粒团聚体。 均有粘化过程。 棕壤 淋淀粘化 机械淋移淀积 非碳酸盐母质 褐土 以残积粘化为主 碳酸盐母质 上述两大特点,也可称之为广义的棕壤化过程 棕壤与褐土的区别:棕壤无石灰反应 ?????????????????????? 褐土有石灰反应 第一节 棕壤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形成条件 暖温带湿润气候和半湿润季风气候条件下,年均气温约5~15℃,≥10℃积温2700~4500℃,降水量为500~1200mm,干燥度在0.5~1.4之间。具有明显的季风影响,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冬夏干旱,水热同步,干湿分明。 自然植被是以辽东栎为代表的中生型落叶阔叶林,间有针阔叶混交林,但原生植被多不复存在,而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所代替,以栎属和松属为主,其中有辽东栎、蒙古栎、麻栎、油松、赤松等,也有人工栽培的落叶松和红松等。许多地区已垦为农田或建成果园。 棕壤地形多属低山、丘陵、低岗和高阶地。 棕壤的成土母质非石灰性的各种岩石残积物及坡积物,黄土状物质等。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特征、基本性状与诊断特征 (一)棕壤的形成过程 1、淋溶作用: 2、粘化作用: 一般以淋移淀积粘化为主,残积粘化为辅。 粘粒淀积层的特点: 一是在结构体表面可以看到光学定向的粘粒胶膜; 二是淀积层中粘粒含量要比上部淋溶层高 3、生物积累作用: 棕壤在湿润气候条件和森林植被下,生物积累作用较强。 (二)剖面形态特征 O层:枯枝落叶层 A层:腐殖质层,一般厚度15~25cm,暗棕色,腐殖质含量1%~3%,多为细沙壤土,粒状或屑粒结构,疏松、根多、无石灰反应。 Bt层:粘化淀积层厚度50~80cm,干时亮棕色,湿时暗棕,质地粉质壤土—粘壤土,核状结构,紧实,根系少,结构体表层有胶膜和少量SiO2粉末,无石灰反应,有铁子。 C层:母质层,因母质类型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但多是非碳酸盐风化壳。 (三)基本理化性状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质地因母质类型不同而变化较大 粘土矿物:以水云母、蛭石为主,还有一定量的蒙脱石、高岭石和绿泥石。 土壤水分的物理特征 发育良好的棕壤,特别是发育于黄土状母质上的棕壤,质地细,故保水性能好,抗旱能力强。 4. 土壤的化学性质 土壤阳离子交换性盐基以Ca2+为主,其次为Mg2+,而Na+、K+甚少;盐基饱和度多在70%以上,土壤呈中性—微酸性反应,pH为5.5~7.0,无石灰反应。 三、亚类的划分及其特征 Ah Bt C 典型棕壤 67.90% E 白浆化棕壤 1.63% Cg 潮棕壤 5.79% A C 棕壤性土 24.91% 第二节 褐土 40° 34 ° 103 ° 122 ° 分布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山地与丘陵地区,如燕山,太行山,吕梁山与秦岭等山地以及关中,晋南,豫西等盆地,辽宁西部延伸至河北,山西,河南,陕西,一直至甘肃的某些地区,褐土又称为褐色森林土,过去曾叫做山东棕壤或石灰性棕色土,属半淋溶土.总面积2515.85hm2 。 气候上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季风影响明显,即干湿季节明显,雨热同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500-800mm,年平均气温11-14℃, 10℃干燥度在1.0-1.5之间。 一、形成条件 植被:天然林植被,在山区以夏绿阔叶林为主,而一般低山丘陵则常见旱生阔叶林,并伴有灌丛或草原植被(落叶阔叶林为主)主要树种:油松 辽东栎,蒙古栎,白皮松。以及灌木中荆条,山桃,酸刺,酸枣,黄栌木等。 成土母质:以黄土为主,其次是残积物及坡积物,多为各种碳酸盐母质,地下水位深(4-6m),为地带性土壤。 褐土形成的基本特点是具有明显的粘化过程和钙化过程 二、形成过程、剖面形态、基本性状和诊断特征 干旱的残落物腐殖质积累过程 碳酸盐淋溶和淀积 粘化作用 以残积粘化为主,伴有一定的淋淀粘化 4. 人为生产活动及气 候变迁的叠加过程 *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