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移动经济”成为一个经济热点_平台要闻
背景:
移动经济,英译为“MobileEconomy”,见于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在2013年2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201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发布的《TheMobileEconomy2013》(《移动经济2013报告》),在历届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移动经济(MobileEconomy)”首次取代“移动通信产业(Mobilecommunicationindustry)”成为能够全方位描绘移动产业蓝图的经济名词。
图:《TheMobileEconomy2013》(《移动经济2013报告》)封面
名词概述:
移动经济——主要是指搭载在移动通讯骨干网上的数据中心、骨干电缆、通讯基站、卫星、通讯终端(手机、PC、WIFI设备、掌上设备、卫星电话、移动POS机等)以及各种应用服务的整个产业,目前日益兴盛的社交网络、RFID物联网应用以及移动支付等产业也被纳入移动经济报告。在物联网、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制造等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未来是万物相联的时代,万物都将转化为数据被搭载到移动通讯网络之中。
“移动经济”因此被泛指为“凡是应用‘隔空采集辨识及传导技术’的产业领域都是移动经济”。人类的隔空采集辨识及传导技术领域极其广泛,包括了移动通讯信号TD—SCDMA/GSM(GPRS)/4G、卫星信号、蓝牙、WiFi、红外脉冲、NFC、RFID、电磁波(IC卡)、二维码应用、条形码应用、3D激光扫描、人机对话、视频、无线电、X光(CT)、超声波扫描、MRI磁共振、气体感应等等,都正不断地被应用到移动通讯骨干网遍及的各个终端末梢,转化为移动通讯数据在移动通讯骨干网上传输和应用。
这些应用主要指各类新兴的移动应用,包括移动互联网应用、移动电子商务、地理导航应用、蓝牙应用、IC卡应用、RFID物联网标签、NFC应用、二维码应用、语音文字转换技术、人面识别技术、视频分析系统、人机对话技术、3D仿真应用、远程医疗应用……等等。各种各样的隔空采集辨识及传导技术的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迅猛发展,市场上日新月异地推出各种各样的终端设备和设备体系,向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拓展社会应用和商业应用,构建了庞大的移动经济市场。
移动经济是物联网(“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万物相联时代的核心经济现象,将人、计算器、物质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万物相联”除有线连接之外,大量的终端信号采集和信号传输是必须隔空无线的,应用的是各种电子信号、射线、磁波、视频、声音、气体感应等技术识别采集,转化为各种无线信号传输到互联网中。
“移动经济”的沿革:
◆灯塔、峰火台、旗语——人类最古远的移动采集辨识传导,是眼睛和光线。其创新应用为大航海时代的灯塔,中国战争史上的峰火台,还有无线通讯还未出现时的旗语。
◆无线电——隔空通讯神奇一幕是无线电波。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断定电磁波的存在,推导出电磁波与光具有同样的传播速度。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901年12月12日,位于加拿大东南角纽芬兰讯号山的古列尔莫bull;马可尼(GuglielmoMarconi),用接收天线接收到从英国西南角宝窦的大功率发射电台发送“S”字符的国际莫尔斯电码。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跨过大西洋的无线电通讯。由此为开端,无线电经历了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从短波到超短波,再到微波,从模拟方式到数字方式,从固定使用到移动使用等各个发展阶段,无线电技术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
战争促进了无线电的发展,今天无线电战依然是日新月异的课题。
收音机在电视机普及前在很长时期里是人类接收信息、娱乐和学习的重要工具。长波(LW)、短波(SW)、调幅(AM)、调频(FM)等电台信号遍及全球各个角落,成为最重要的信息手段。今天电台仍然在车载广播系统上焕发新春。
◆电视——最早是接受发射塔、卫星信号为主的。到了有线时代,人们通过有线接收巨量的电视节目。今天随着无线WIFI的普及,人们又可以在无线的环境下,通过PC、屏幕终端及互联网电视机观看巨量的电视信号。
◆手机——1973年4月手机发明者摩托罗拉的马丁bull;库帕在纽约街头,用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打了一通无线电话。1982年,摩托罗拉研发生产最早的商业化手机、世界上第一台便携式移动电话-DynaTAC8000X(当时国内叫大哥大),其重量约1公斤。今天的手机已经小型化、电脑化、屏幕化、视频化、互联网化,被搭载越来越多的应用,叠加WIFI、蓝牙、NFC、二维码等无线技术应用,手机越来越成为一个具有庞大功能的终端。
◆智能手机——根据《TheMobileEconomy2013》(《移动经济2013报告》)显示,目前全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