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逃生与自救互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逃生与自救互救

地震逃生与自救互救 --OA部培训资料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8.0级地震, 5月23日下午,软件开发中心邀请了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医师杨萍芬女士进行了一次“地震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讲座培训,普及必备的防震知识。我部门派出代表参加了这次培训,根据现场记录进行了材料整理。主要内容如下: 地震早期伤害特点 由于房屋倒塌砸伤、瓦砾尘土造成的窒息。 骨折、外伤。 大出血、休克。 次生灾害:煤气泄漏、火灾、烧伤…… 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制定“一分钟紧急避险”计划,确定地震发生时,家庭各成员的躲避位置,逃生路线,和震后集合地点。并在制定计划后,进行练习。 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根据防震需要,准备一个防震包。防震包内容: 饮用水。 三至五日的食品。 贵重物品(现金,银行卡,贵重首饰等) 一张家庭成员名单,写明家庭各成员名字、住址、电话等明细。 收音机、手电筒、蜡烛、火柴等。 毛毯、毛巾、绳、草纸等日用品及洗漱用品。 急救药品、纱布、绷带、消毒水等。 合理放置家里的物品、家具 把墙上悬挂物取下来或者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 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如桌子下、床下等地,以备震时藏身。 加固睡床。 清理杂物,让门、通道畅通,以备灾难发生时快速逃生。 地震发生时,应就地避震 一次地震一般不超过1分钟。在每一次地震中,最初的12秒为上下纵向震动,相对安全。逃生时间只有这12秒。因此地震发生时不要乱跑,较为安全的方式是就地自蔽。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 迅速躲到桌下、床下或紧挨墙根下、坚固的家俱旁,抓住桌腿等牢固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口鼻。闭目,用鼻子呼吸,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 避开人流,不要乱拥乱挤,不要随便点灯点火。 不同环境下的避震方式 室内避震 在楼房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户外避震 选择开阔地,趴下,蹲下或者坐下,闭眼,双臂抱头。要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高烟囱、水塔、吊车、过街桥、立交桥等。避开危险、高耸、悬挂物,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 公共场所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避开玻璃门窗,切忌乱逃,要保持冷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等物)躲避,然后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行驶的车上 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野外避震 要避开山坡、山脚下。 特殊危险 燃气泄漏时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遇到火灾时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毒气泄漏时 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地震发生时三种避震地点 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当震后被压时的自我求生 首先检查自己是否受伤。如果发现自己身体受伤出血,应尽快止血。每隔1小时放松止血带1-2分钟。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设法保证呼吸道顺通,防止窒息,呛咳。 肢体被压9小时将坏死,但仍需绑扎,防止组织损伤产生的毒素蔓延全身。 保存体力,不要乱叫,击石传声。 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怎样生活 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 搭建和居住防震棚要注意防火。 积极投入恢复重建工作。 按规定服用预防药物,增强身体抵抗力,防疫灭病。 地震后的现场救援 快速救人。 救人原则:先近后远,壮大力量,安全第一。 救援方法: 准确定位。 扒挖技术。 施救技术。 护理技术。 注意:给刚救出的伤员戴上眼罩,避免强光刺激,缓慢进食进水。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