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考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 诗经概说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的地域主要位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共305篇,书成于春秋时期,先秦时同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如家奉为经典,始称为《诗经》。根据音乐曲调不通,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各诸侯国地方色彩的乐歌,大部分为民歌,共160篇;雅是朝廷的正声,分为大雅小雅,大雅是周朝京畿地区的乐歌,小雅是小层官吏的怨刺之作,共105篇;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是王室宗庙祭祀使用的舞曲乐歌,共40篇。如: 其一是婚恋诗:《氓》中女主人共追述了被丈夫无端抛弃的全过程,抒发内心的不平和哀伤。 其二是征役诗:《小雅·采薇》则以戍卒的口吻,写其在战后归乡的途中回忆戍边作战的艰苦生活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其三是怨刺诗:《魏风·硕鼠》揭露统治者不稼不穑、不狩不猎,而仓有储粮,庭有悬兽,揭露了统治者贪得无厌,重敛于民。 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二本纪主要是指记载国家大事和帝王世家事迹,十表是以大事记得形式反映复杂的史实,八书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专门史的记载,三十世家主要载列王候各国之事,七十列传记录社会各阶层的人物活动。作者司马迁自幼勤奋好学曾因前陵事件下狱,被处于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最后完成《史记》。 填空 1.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辛凉。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6.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1.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1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3.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4.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15.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6.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7.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18.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9.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20.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 春江花月夜 选一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注释:(1)满:全,遍;(2)“流波”二句:流波滚滚,月影沉沉;潮水汹涌,星光闪烁。“将”、“带”是诗人的想象。 赏析:《春江花月夜》,原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的曲名之一,据《旧唐书·音乐志二》记载,最先创制此曲者为陈后主。此诗通篇写景,把春江月夜的温馨的气氛、独特的感受,表现得细腻真切,显得清新隽永。对五言绝句的发展及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意象创造都有明显的影响。 *(借鉴:《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这首诗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写了相思离别之情,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写的也是古代诗人常用的题材,但诗人以不同凡响的艺术功力,在意境、情趣、韵律上开拓了新的天地,使这首诗成为唐诗宝库中的明珠。   诗篇起笔便用景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美妙图画,然后以江月为中心,用浓淡相宜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春江、花林、江月的画卷,诗人即景生情,从江月美景中托出客子离愁的情怀,融情于景。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衬出离愁之苦,而离愁又将美景染上了感情色彩。那徘徊在明月楼的月光,成了知人意、通人情的有情体。那月夜扁舟中的游子,楼上镜台前的思妇,月光中飞去的鸿雁,江流里跃水的鱼龙,是景?是情?难以区分。全诗成功地融情于景,摄情入诗,相偕相融,构成了完美的艺术境界。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五字铺写。开篇前八句用出生法,将五字逐字吐出;结尾后八句用消归法,又将五字逐字收拾。首尾遥相呼应。题目五字,环转交错,各自生趣,但以“江”、“月”二字为中心。“春”字出现四次,“江”字十二次,“花”字二次,“月”字十五次,“夜”字二次。诗人循着江月交融的艺术构思,极力泻染春江浩阔,反复咏唱春月皎洁。并在“江”上,用了海、潮、波、流、汀、沙、浦、潭、鱼龙、潇湘、碣石等为陪,在“月”上用了天空、霰、霜、云、楼、妆台、帘、砧、鸿雁、雾等作衬,增强了形象的丰富感,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春江月夜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开始四句暗示我们所吟咏的月夜位于长江下游,因为从诗中可以看出这里水面宽阔,春潮高涨,江海相连,更有那一轮明月伴随着海潮一同升起。月渐升高,皎洁的清辉随春潮奔涌,光耀千万里。这里明为写景,其实是寓情于景的。因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