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砂砾层施工技术交底.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泥稳定砂砾层施工技术交底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年 月 日 工程名称 古城南路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5%水泥稳定砂砾层施工 交底内容: 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利用搅拌站搅和,以保证混合料拌合均匀,含水量适宜。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15CM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一层施工,其施工工艺流程为: 1.施工准备: 砂砾石石必须进行试验,其级配应满足设计要求。 因水泥稳定砂砾从拌和到碾压成型需要一定的时间,即施工延迟时间一般控制在2小时以内。故水泥的选用除满足其技术性能外,最好选用终凝时间较长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前,应先由试验室做好原材料及重型击实试验,求得混合料的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作为混合料基层压实度的检验标准,水泥剂量为5%(重量比 ,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达到4 MPa。如果抗压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要及时调整水泥用量。 2.拌合 拌和采用厂拌设备集中拌合,拌和时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计量。由于试验室与施工现场条件不同,故实际拌合时的水泥剂量比实验室的配比大0.5%左右,以保证水泥稳定砂砾石的强度。拌和前首先测定出砂砾石的含水量,根据最佳含水量计算出拌合过程中水稳砂砾石混合料应加水量。加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多1~2%,以补偿施工过程中的水分蒸发。拌和后的混合料应色泽一致,颗料分部均匀,在预定堆料的下承层上洒水湿润,用自卸汽车运输,对现场水泥稳定砂砾石进行灰剂量、含水量测定,对配合比及时进行监测控制。 3.摊铺混合料 正式摊铺水泥稳定砂砾石基层前,先根据试验段的施工情况,确定最佳施工段的长度、摊铺厚度、碾压机具的组合及碾压遍数等施工技术数据。水稳碎石混合料拌合均匀后,用20t自卸汽车运到施工现场,使用人工配合摊铺机摊铺整型,有专人在摊铺机后面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松铺系数暂按1.25进行,通过试验段数据最后确定。摊铺后的水稳砂砾石基层表面要平整顺适,纵横坡度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在摊铺过程中要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4.稳压 在最佳含水量左右时进行碾压,碾压机具采用12t以上的压路机,先用轻型光轮压路机稳压两遍,然后用大吨位压路机碾压四遍以上,达到要求的密实度,表面无明显轮迹,最后用胶轮压路机收面。碾压注意两侧多压2—3遍;碾压过程基层表面保持湿润;严禁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5.接缝处理及养生 水稳砂砾石混合料基层不同工作段衔接处应搭接。施工方法为:前一工作段端部留下2~3米不碾压,后工作段施工时,将前段未压部分刨松再加入部分水泥重新人工拌和,并与第二段一起碾压。水泥稳定砂砾石基层的养生,应在碾压成型后立即洒水养生,每天的洒水次数应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但必须保证使基层表面保持湿润,养生期不少于7天。 6.水稳砂砾石基层施工注意事项 ⑴配合比必须准确,水泥用量不得少于配合比规定的用量。 ⑵混合料的拌和要均匀一致,碎石的级配要符合要求,碾压时应在混合料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 ⑶施工时要严密组织,采用分段流水作业法施工,尽可能缩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此时间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一般延迟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以保证水泥硬化过程中不产生扰动,提高基层的强度。 ⑷必须严格掌握基层厚度,其路拱、拱坡应与路面一致,防止采用沥青混合料找补的现象发生。 ⑸做好施工原始记录,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检查压实度并取样做强度试验,保证基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外观质量: 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沣、无明显离析。 8.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和方法 1 压实度(%) 代表值98极值94 每200m每车道2处 2 平整度(㎜) 8 3米直尺:每200m2处*10尺 3 纵断高层(㎜) +5,-10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4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每200m测4处 5 厚度 代表值-8,极值-15 每200m每车道1点 6 横坡(%) ±0.3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7 强度(MP) 符合设计要求 技术 负 责 人 交底人 接受人 1、本表有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