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跨越50年的忧伤.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汽车跨越50年的忧伤

中国汽车:跨越50年的忧伤 2003年07月16日 16:03商务周刊  □记者宁南王晓玲 与满眼的外国汽车品牌一起,7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走到了它50周年的生日。50年前,共和国主席亲笔为一汽的奠基题词,成千上万的人满情热情从全国各地来到长春,投入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厂基地的建设中。倾注的不仅仅是汗水,更多的是希望与憧憬。 这50年里,与日本汽车同步起跑的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经历了从第一辆解放卡车下线到改革开放、从1984年北京吉普首尝合资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三大三小”领袖风骚、从1994年《汽车产业政策》出笼到现在国内外车商混战中国三个轮回。让人欣慰的是,1998年,中国迈进世界十大汽车制造国的行列,2003年,这个位置又提前到第四位,预计2003年中国汽车产量将突破400万辆,轿车产量也早于2002年超过100万辆。曾经不可想象的家庭轿车,现在成为比比皆是的现实。日本车界巨头甚至断言,10年后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 然而,足够强劲的数量增长,却未能回答另一些问题,比如中国汽车是计划的还是市场的,官办的还是民营的,自主开发的还是贴牌(OEM)制造的,服务老百姓的还是满足其他利益集团的…… 和其他民营汽车制造商驻京代表一样,胡伟在北京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搜集与汽车政策动向有关的一切情报。今年上半年,他的核心工作就是一定要“挖”到全本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征求意见稿。 6月23日,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胡伟极其不愿意告诉其间的故事。“两会前,经过求爷爷告奶奶,总部收到了汽车主管部门发来的征求意见稿。但拿到我们手里的和‘亲儿子’(一汽、上汽、东风、北汽)手里的完全是两码事,人家是全文,给我们的是几个大标题。” “有气也得咽下去,”胡伟还是用中央情报局的那一招,请客吃饭,花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银子,把征求意见稿全文从“亲儿子”手里买了下来。但最让他沮丧的并不在此,在他看来,“许多规划非但没有‘新意思’,汽车项目的管理竟然还是强调汽车投资项目今后仍然要由政府部门审批、备案等等,而且根本没提及民营及其他来源资本进入汽车产业的问题。”一想到以后还要继续遭受漫长的审批过程,胡伟说自己就感到“头大”。胡伟的烦恼只不过是中国汽车故事中的一个小插曲。2003年7月15日,是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这50年里,与日本汽车同步起跑的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已遭遇了无数的周转,从第一辆解放卡车下线到改革开放是一个轮回;从1984年北京吉普首尝合资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三大三小”领袖风骚是一个轮回;从1994年《汽车产业政策》出笼到现在国内外车商混战中国又是一个轮回。 这个过程中,中国汽车产销量2002年终于分别突破325万和324万辆,同比增长分别达38%和37%。其中轿车109万辆,同比增长55%。据预测,2003年中国汽车产量将突破400万辆,在全球汽车市场排位第四。美誉为“世界最后一块蛋糕”的中国汽车市场,以爆炸性的增长速度向世界汽车产业巨头展示其惊人的市场潜力。 但足够长的发展史、足够强劲的数量增长,似乎并没有使“胡伟式”的困惑有些许清晰,比如中国汽车是计划的还是市场的,官办的还是民营的,自主开发的还是贴牌(OEM)制造的,服务老百姓的还是满足其他利益集团的……就在这种繁花似锦但又欲说还休、半遮半掩、语焉不详的气氛中,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自己的50周年。 上海学步 吴红军(化名)望着远处天津新港停靠的巨轮,点了根烟,回忆道:“去年冬天吧,记得那天不太冷,上班后我刚把茶沏上,前面来了电话,说某跨国汽车生产商发往某地的那批汽车散件有问题,和报关单上的内容不符。” 作为天津海关进关查验的负责人之一,吴红军知道这批货数量巨大,不敢怠慢,“2000多辆车的散件,那方面多次打过招呼的。”他马上开着车去码头查看。“果不其然,除了没安轮子,基本上就是整车。我一看就笑了,单子上清楚地写着进口组装大部件,可这算什么呢?根本不合海关规定。”吴红军现场向上级反映,领导的决定很快,全部扣下。 吴红军说,接下来几天,他的电话“几乎被长途打爆了”。他告诉本刊记者,随后来天津海关说情的领导一天一个级别,“最高级别的领导最后亲自来了,补了些手续等等吧,把事情摆平了。”吴红军记得前前后后折腾了一个多月。不过,到现在他还觉得挺逗的,“原来汽车是这么生产的,前一段时间看报纸,还管这叫‘某某速度’。” 这2000辆被扣的“违进品”是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炒得很火的一个车型。但一位该车型生产线的管理人员向记者否认他们“只装轮胎”的说法:“现在的装配是先来一个车身,扣到一个底盘上,安装两排座椅,一个仪表板,最后再装四个轮胎。” 如果把时空拉回20年,仇克绝对想象不到中国汽车合资道路的初衷,最终演义出了这样一出戏剧。这位已年近七旬的原上海汽车制造厂厂长,对中国汽车合资道路最有发言权,他参加了上汽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