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村扶贫规划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星村扶贫规划 时间:2012-05-10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4740 ? 第一节 村基本情况 ? 一、地理位置 雨冲乡金星村位于大方县东部,雨冲乡政府西北部,距县城60公里,全村总面积19.2平方公里,东与红旗村接壤,南与鹏银村连接,西与油杉河村为伴,北与金沙县大田乡相邻。 二、人口状况 全村辖10个村民组,居住着汉、彝、苗、白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9%。2009年末,全村总户数590户,总人口219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8人。人口出生率5.1‰,符合政策生育率96.7%以上。全村有劳动力1186人,在劳动构成上,第一产业劳动力776人,第二产业劳动力21人,第三产业劳动力389人。在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的768人,初中文化的176人,高中及以上文化36人,文盲半文盲206人。 三、交通状况 全村有8个村民组通公路,有2个村民组不通公路,就是通组公路,由于路面狭窄、路基不好,路面质量较差,晴通雨阻的现象较为突出。 四、地质地貌 全村境内均为山地;最高海拔1510米,最低海拔1450米,平均海拔为1480米。地处高寒山区,全村为二迭系岩层;土壤主要是黄壤、黄棕壤、紫色土和石灰土,土壤的综合肥力条件普遍较差。地面切割较大,地形地貌复杂,出露岩层和成土母质类型多样,酸性壤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地貌为中低山区域。海拔在1450-1510之间,是发展马铃薯、天麻、草地生态畜业的区域。 五、气候特点 金星村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1200毫米,主要集中在5-9月,降雨78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河谷的影响,夏秋两季雨量较为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2℃,无霜期300天,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年总辐射86.2千卡/cm2,属于亚热带温凉湿润而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 ? 第二节 资源概况 ? 一、土地资源 全村土地总面积3.7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431亩,占总面积的11.8%;林业用地2.908万亩(其中:有林地1.57万亩、灌木林地0.89万亩、蔬林地0.11万亩、未成林造林地0.32万亩、宜林地0.018万亩),占77%。森林覆盖率65%;难利用地0.14万亩,占3.7%;其他用地(村镇、道路等)0.09万亩,占2.3%,荒山荒坡面积0.06万亩,占1.6%。石漠化面积700亩(其中:石漠化耕地300亩,荒山石漠化400亩)。 二、生物资源 一是农作物资源主要有:玉米、烤烟、马铃薯、荞子、大豆、芸豆、辣椒、大蒜、白菜、青菜、莲花白、土烟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二是林木资源主要有:杉木、福建柏、云南松、华山松、滇杨、杜鹃、生漆、核桃、板粟、梨、桃、杏等用材林、新炭林和经济果木林。生态资源丰富,保存完好。有国家二类重点保护植物福建柏等。 三是畜禽品种资源:畜禽品种资源主要有:猪、牛、马、羊、鸡、鸭、鹅、野猪等野生动物。 其它资源主要有煤、铁、石灰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煤、石灰石较为丰富。 ? 第三节 扶贫开发成效、现状及贫困原因分析 ? 一、扶贫开发成效 2006年以来,雨冲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变“救济型”、“输血式”的扶贫为“自救型”、“造血式”的扶贫,把解决老百姓的温饱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以人口计生、安全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三条底线”为保障,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抓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006年以来,省、地、县各部门共投入项目资金350余万元,一是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投入资金50余万元;农业工程包括退耕还林还草、沼气池、小水窖建设等投入资金100多万元;以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促进农户增收包括种粮补贴、农村低保发放、能繁母猪补贴、燃煤补贴等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其它项目包括通村公路建设等投入资金100余万元。 通过各类资金的投入和全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一是经济建设取得新进展,二是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取得新突破,三是各项社会事开创新局面;四是党的建设迈出新步伐。2009年末,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907元,比2006年的2336元增加571元,增加24.4%,人均粮食产量达556公斤,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得到增强,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贫困现状 (一)、经济状况 按贫困村综合指标衡量,我村与其它村及与大方县其它乡村相比较,相对贫困面比较大,纯收入在l196元以下贫困人口有303户,占总户数51.3%,贫困人口600人,占总人口27.3%。在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中,人均纯收入在821—1196元的7户23人;而2009年落实科学发展观万名干部下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