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年级(上)科学第三单元学生成长阶段性评价卷.doc
五年级(上)科学第三单元学生成长阶段性评价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我会填共分
1、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 )和( ) ( )和( )往往会瞬间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2、由于受、、气温或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3、土壤( )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
5、除了风、流水,我还知道 和( )等都会侵蚀土地。
二、我会选:每分,共分
1、从地形图上可以知道,我国地势特点为: (? ??)
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 C、中间高,东西面低
2、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是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
A、沉积 B、风化 C、侵蚀
3、沉积实验中,我发现? ( )
A、细沙和黏土先沉积 B、轻的颗粒先沉积? C、重的颗粒先沉积
4、会使土地被侵蚀越厉害的条件。 ( )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5、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的内部分成三部分,其中不属于的结构名称为
A、地壳 B、地幔 C、地心
6、下列做法不能减少土地的侵蚀是( )
A、建造更多的高楼大厦????B、退耕还林???C、退耕还草
7、下列不属于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作用和目的的是(? ?)
A、疏松土壤? ??B、寻找腐殖质 ???C、获取地下水
8、下列关于表达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正确的语句为( ??)
A、陡坡处容易形成土壤沉积 B、缓坡处水流 C、水流速度大的地方容易把土壤侵蚀三、我能判断:每题2分,共分
1、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2、从地形图上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
3、雨水对土壤的侵蚀是从雨水在地面上流动时开始的。
4、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速激烈的,有时是缓慢的。
5、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
6、河流上游一般是鹅卵石。
7、冰川、风、海浪的侵蚀,形成各种各样的地形。
8、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应想办法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连连看:1分
1、地形特点及例举:
高原???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 四川
山地??? 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 内蒙古
平原???地势较高,陡峭起伏???长江三角洲
盆地???面积广大,海拔高, 吉林长白山
2、土壤和生物关系:
? 蚂蚁 分解动植物残留体
? 细菌 使空气和水容易进入土壤
? 植物的根茎叶 在土壤中群居
? 蚯蚓 腐殖质的主要来源
五、
1、
□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
□雨量地大小对侵蚀的影响 推测: 实验方法(2分):( )实验,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 要改变的条件(2分): 保持不变的条件(2分):
2、下面是我国广东省兴宇县下堡乡封山育林前后水土流失状况的对比表
时期 水土流失面积 封山育林前 133000平方米 封山育林后 50000平方米 封山后增减数 -83000平方米 封山后增减率 -62% 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主要使土壤中___________大量流失。
比较封育林前后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的实验材料 蜡烛、火柴、镊子、烧杯、冷水、岩石一块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上述这个实验属于( )实验,我们把( )模拟成受热,把( )模拟成受冷。
此试卷卷面分2分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宝兴县农村连片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系统环卫设.doc
- 必修一综合测试A.doc
- 「2016中台湾元宵灯会-丰原灯区」.doc
- 泰州学院图书馆入阅览区图书搬迁项目询价通知书.doc
- 闸北区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doc
- 昆明市2008年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doc
- 温州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
- 教学标题.ppt
- 平安夜,复旦周边市民装饰的圣诞树,气氛祥和宁静。.doc
- 来往港澳小型船舶登记备案申请表.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