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物地理学:各大陆栖动物地理区特有动物集锦
美洲鸵鸟(学名:Rhea americana)又叫美洲驼、大美洲鸵鸟,是美洲大陆上最大的鸟类,其形态与非洲鸵鸟很相象,具有较小的头部、细长的脖颈、弧形的背脊、徒有其名的翅膀和长长的腿,主要分布于南美洲。 * 灶鸟(学名: ovenbird)体型较大,头颈部常有装饰性羽毛或肉垂等,多栖息于密林中的乔木上。灶鸟营半球型的巢,看上去象烤箱。灶鸟分布于拉丁美洲,有55属212种。 * 食蚁兽(学名:Myrmecophagidae),哺乳动物,披毛目的一科,仅3属4种,分布于美洲。吻部尖长,嘴管形;舌可伸缩,并富有粘液,适于舐食昆虫;耳小而圆;前肢力强,第三指具特别发达并呈镰刀状的钩爪,后肢4~5趾亦具爪。头骨细长而脆弱,无齿。吃蚂蚁、白蚁及其他昆虫。侏食蚁兽树栖,也常下地。大食蚁兽主要栖于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带,白天或晚上活动,善游泳;小食蚁兽尾可卷缠,喉部和肩部黑斑在颈部成项圈状,日间多隐蔽在密林或躲在树洞里,夜间出来觅食,常用前肢爪捣毁蚁巢。主要栖于中美和南美,南至阿根廷热带森林中。 * 犰狳(读音:qiú yú)(学名Priodontes maximus或P. giganteus),又称“铠鼠”。犰狳是生活在巴西内陆地区的一种濒危物种,犰狳科共有9属21种(有1属1种已灭绝):裸尾犰狳属、圆头倭犰狳属、披毛犰狳属、倭犰狳属、犰狳属、六带犰狳属、大犰狳属、三带犰狳属、小犰狳属。 * 概况:大洋洲界以澳大利亚大陆和新几内亚岛为中心,二者历史上曾经长期连在一起,具有相当的一致性,但澳大利亚的气候逐渐干燥恶化,而新几内亚仍保持以湿热的热带雨林为主,同时,新几内亚岛虽然面积远小于澳大利亚大陆,但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却比较高,拥有崇山峻岭,且与东洋界更加接近,物种渗透要强于澳大利亚大陆,所而二者的物种相似而又有区别;新几内亚单代表一个面积较小但是物种非常丰富的动物区系,而澳大利亚大陆虽然面积要大很多,但是物种并不比新几内亚更丰富。 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屿比澳大利亚大陆和新几内亚更加与世隔绝,拥有一些更加独特的物种,物种也远更贫乏,有时候被分别列为新西兰界和波利尼西亚界,新西兰很早前就与大陆分离,长期孤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地理区,拥有一些珍贵的活化石。大洋洲界和东洋界的交界地区称为华莱士区,同时拥有二者的部分类型,同时也有本区内的特有类型,在生物地理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 细鳞太攀蛇,俗称内陆太攀蛇,以前叫做内陆盾尖吻蛇,还有沙漠猛蛇、内陆泰攀蛇、内陆泰潘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等别名。 是全世界最强毒性的陆栖蛇种,一次毒液就可杀死20万只老鼠,形体比普通太攀蛇要小,成蛇也仅为2米左右(合6.5英尺),分布于澳洲中部,以青蛙为食物。 * 科莫多巨蜥(学名:Varanus komodoensis),又名科莫多龙,是已知现今存在种类中最大的蜥蜴。科莫多巨蜥凶猛,成体吃同类的幼体,有时吃其他的成体。能迅速运动,偶尔攻击人类;但主要以腐肉为食,每天出洞到几千米以外的地方觅食。科莫多巨蜥多集结于印尼小巽他群岛(科莫多岛、林卡岛、莫堂岛、弗洛雷斯岛) * 琴鸟是琴鸟属的两种鸟的通称,即华丽琴鸟(Menura novaehollandiae)和艾伯氏琴鸟 (Menura alberti)。体型较大,通体浅褐色。因求偶炫耀时尾羽展开的形状犹如一张竖琴而得名,鸣声亦悦耳,栖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林区。 * 天堂鸟(Birds of Paradise),又名极乐鸟、太阳鸟、风鸟和雾鸟。与乌鸦是远房的“亲戚”。据统计,全世界共有40余种天堂鸟,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就有30多种。 * 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它是未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种类极少,同属之中只有鸭嘴兽一种动物,也是最低等的哺乳动物之一;18世纪后期,乔治·肖收到鸭嘴兽标本,以为这种生物是恶作剧的产物,后于1799年命名。鸭嘴兽嘴和脚像鸭子,而身体和尾部像海狸。2500万年前就已出现,至今仍生活在澳大利亚。[1]?由于鸭嘴兽数量较少且分布较小,故暂未发现亚种。 * 树袋熊,又称考拉,也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英文名Koala bear来源于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为树袋熊从他们取食的桉树叶中获得所需的90%的水分,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时候喝水,当地人称它“克瓦勒”,意思也是“不喝水”。 * 针鼹,为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针鼹科(Tachyglossidae)动物的统称。外形似刺猬,尾很短,体长约40~50厘米。体毛有的变成坚硬的刺,刺间和腹面有细毛。吻尖短而直,外包有角质鞘。无齿,舌细长如线,上有粘液,能伸出口外粘捕食物。腿短,前后肢各有5爪,长而锐利,适于挖掘。 似鼹鼠,多夜间活动,穴居,以白蚁、蚁类和其他虫类为食。?卵生,通常每次仅产1个卵。生殖期雌兽腹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