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湖森林公园水杉大道白蚁防控技术.docVIP

铜山湖森林公园水杉大道白蚁防控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山湖森林公园水杉大道白蚁防控技术.doc

铜山湖森林公园水杉大道白蚁防控技术   摘要 针对白蚁对铜山湖森林公园水杉大道中的水杉树木的危害现状,提出防控技术,以期将蚁群控制在极小范围内,为全国具有同类白蚁危害的树种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白蚁;危害现状;防治技术;水杉大道;铜山湖森林公园   中图分类号 S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152-01   铜山湖森林公园是2003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泌阳县城东20 km处,公园面积1 996 hm2,水杉大道林位于铜山湖森林公园主山门内侧,铜山湖大坝下旅游路两侧,总长500 m,是20世纪70年代铜山湖修建后栽植的风景林。夏季荫郁蔽日,秋季金光闪烁,是铜山湖森林公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具有极高的旅游风景价值。可近年来,由于白蚁害虫的危害,对水杉大道林造成了重大损失,旅游价值下降。笔者根据白蚁的生态学特性,提出具体的防控技术,以期将该虫害控制在极小范围内。   1 白蚁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现状   白蚁是世界性大害虫之一,属等翅目白蚁科,种类繁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淮河及其以南的广大区域,是水利坝堤、房屋建筑、桥梁船舶及多种农林作物的大害虫,被我国列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之一[1]。白蚁营社会性巢居生活,个体间有明显分工,可分为翅蚁成虫、兵蚁、工蚁、蚁王、蚁后等。蚁巢一般位于0.8~3.0 m深的土壤中,一个成熟巢群白蚁数量可达数万头甚至上百万头,大的蚁巢直径约1 m。   铜山湖水杉大道两侧树木上发生的白蚁为黑翅土白蚁,是白蚁中危害性较大的一种,可危害杉木、水杉、马尾松、樟树、板栗、侧柏、枫杨、泡桐、杨树、柳树等逾70种针阔叶林木,其营巢于土中,常危害苗木及林木的根茎部,并在树干上修筑泥被,啃食树皮,严重影响树木生长,重者会造成树木死亡。因该类害虫常群居地下或在泥被、泥线中活动危害,在发生初期不易察觉,也往往被人们疏忽其害,而一旦发现树木遭受严重危害时,说明白蚁种群已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数量,蚁患已相当严重。   据专业技术人员近期调查,铜山湖水杉大道两侧,有近1/2的水杉树具有白蚁危害的痕迹,尤其道路中东部北侧受害水杉高达70%,有2株已濒临死亡,水杉大道北侧水库大坝下部生长的侧柏、松树及南侧的杨树,也有20株以上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在个别树上,白蚁修筑的泥被(线)直伸树干逾3 m高,有10株以上水杉树皮被啃食逾1 m高,露出了木质部。总体来讲,该处蚁害已达中等程度,对水库大坝及周围树木生长已构成很大安全隐患,应采取措施及时除治,防止虫害进一步扩散蔓延。   2 防控措施   2.1 成立组织   县政府成立白蚁防控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林业的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县林业局、县旅游局、县铜山湖水库管理局的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将白蚁防控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制定科学的防控计划和工作预案[2]。   2.2 拨付专项资金   县政府拨付专项防控资金30万元,专款专用,用于购买防治白蚁的黑光灯、火烟筒、喷雾器及药物等,支付人工费用等款项。   2.3 组织专业人员专防专治   县林业局、旅游局、铜山湖水库管理局组织有关人员专防专治,根据白蚁的生物特性和活动规律,科学进行防治,适时采取多种灵活措施,布控白蚁,彻底消灭蚁群。   3 主要防治技术   3.1 人工防治   根据危害区地形特点、被害状特征、地表小气候特征、蚁路和泥被线特点、分飞孔分布等地面特点,分析判断蚁巢位置,或沿蚁路追挖,准确找到蚁穴后,挖除蚁巢,并向蚁巢穴内喷洒敌敌畏500倍液,彻底消灭蚁群。   3.2 物理防治   一是灯光诱杀有翅繁殖蚁。在4―6月有翅繁殖蚁繁殖分群季节,利用有翅蚁的趋光性,安置黑光灯诱杀。或采取人工扑打、药物灭杀等方法消灭有翅繁殖蚁,防止新的蚁群产生[3]。二是利用诱杀物诱杀。在被害林木附近挖诱杀坑,坑的体积为0.3 m×0.4 m×0.2 m,放入松木屑、甘蔗渣,加入适量的洗米水,再用松针或稻草盖好,加泥土填平踏紧,一段时间后若诱来白蚁,则取出诱杀物,喷施灭蚁灵粉5~10 g或其他灭蚁药剂杀灭白蚁;或将白蚁喜食物品经1∶5的亚砷酸水浸后放在被害处进行诱杀;或用蔗糖100 g、细谷糠150 g拌匀,放入1 000 g水中加热成糊状,稍冷后将70%灭蚁灵粉剂15 g和乐斯本10 mL加入混合,涂在纸上或板皮上制成诱杀片,在树基处放置诱杀。   3.3 化学防治   一是喷洒或使用化学药物防治。①确定准蚁巢、找到主道后,在蚁道口插入1个漏斗,先灌入5 kg 左右的清水湿润蚁道,而后再灌入80%敌敌畏乳剂500倍液或辛硫磷乳剂200倍液10~20 kg,或向蚁道、蚁巢内喷施灭蚁灵10~20 g。②用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