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大材力第七章汇编
二、强度理论的选用原则:依破坏形式而定。 1、脆性材料:当最小主应力大于等于零时,使用第一理论; 3、简单变形时:一律用与其对应的强度准则。如扭转,都用: 2、塑性材料:当最小主应力大于等于零时,使用第一理论; 4、破坏形式还与温度、变形速度等有关! 当最小主应力小于零而最大主应力大于零时,使用莫尔理论。 当最大主应力小于等于零时,使用第三或第四理论。 其他应力状态时,使用第三或第四理论。 解:危险点A的应力状态如图: 例:直径为d 0.1m的圆杆受力如图,T 7kNm,P 50kN,为铸铁构件,[?] 40MPa,试用第一强度理论校核杆的强度。 故,安全。 解:由广义胡克定律得: 例: 薄壁圆筒受最大内压时,测得?x 1.88?10-4, ?y 7.37?10-4,已知钢的E 210GPa,[?] 170MPa,泊松比? 0.3,试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其强度。 所以,此容器不满足第三强度理论。不安全。 A 例:图示一T型截面的铸铁外伸梁,试用莫尔强度理论校核B截面胶板与翼缘交界处的强度。铸铁的抗拉和抗压许用应力分别为[σt] 30MPa,[σc] 160MPa。 52 20 80 20 120 z O 1m 1m B 9kN A 1m 4kN t s 解:由上图易知,B截面:M -4kN·M,Fs -6.5kN。根据截面尺寸求得: 从而算出: 由于铸铁的抗拉、压强度不等,应使用莫尔准则,有: 故满足莫尔强度理论的要求。 在截面B上,翼缘b点的应力状态如上图所示。求出主应力为: 例:等厚钢制薄壁圆筒如图所示,其平均直径d 100cm,筒内液体压强p 3.6MPa。材料的许用应力[σ] 160MPa,试设计圆筒的壁厚。 d t p x y z sx L z y x st p sx st 在d t的条件下,p与σt相比很小可略去不计,故主应力为: 可以看出,第三强度理论较第四强度理论偏向安全一方。 钢材在这种应力状态下会发生屈服失效 按第四强度理论有 按第三强度理论有: 破坏判据: 例:一铸铁构件 ?bt 400MPa,?bc 1200MPa,一平面应力状态点按莫尔强度理论屈服时,最大切应力为450 M Pa,试求该点的主应力值。 解:做莫尔理论分析图 本章小结 一、应力状态及应力分析 “应力状态”又称为“一点处的应力状态”,是指过一点的不同方位截面上的应力的集合。过同一点的不同方位截面上的应力,一般是不同的。说到应力时,必须指明“哪个面上哪一点”的应力以及“过哪一点的哪个截面上”的应力。 应力分析是用平衡方程分析过一点的不同方位截面上应力的相互关系,确定这些应力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以及它们的作用面。 过一点的单元体可有多种取法,故应力状态也有多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其中包括主应力作用的单元体表示的方法。 本章小结 二、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图解法 应力圆既可独立求解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问题,也可作为解析法的校核手段。图解法具有形象、直观的优点。 三、单元体的灵活选取 四、任意面上应力的确定 本章小结 五、平面应力状态中的最大切应力和一点处应力状态的最大切应力的区别 平面内最大切应力τmax (σ1-σ2)/2只反映了平面应力状态下垂直于平面图形的各截面上出现的最大切应力。一点处应力状态的最大切应力与最大的应力圆的铅垂直径端点的纵坐标相对应。故面内最大切应力有三个,其中一个同时又是一点处应力状态的最大切应力。 本章小结 六、类比法在应力、应变计算中的应用 斜截面上正应力、切应力的计算式(7.3)、(7.4)式可类比于α方向的线应变、角应变计算式(7.13)、(7.14)式,只要将前者的σα、τα、σx、σy、τxy分别换成εα、γα/2、εx、εy、γxy/2、,即得后者。主应力方向的tan2α0计算式(7.5)、σmax计算式(7.6)可类比于主应变方向的tan2α0计算式(7.15)、εmax计算式(7.16),替换方式同上。据此,不难从应力圆的功能推得应变圆方程,由应力圆作法推得应变圆作法,由应力圆的功能推得应变圆的功能。 1、不论是脆性或塑性材料,在三轴拉伸应力状态下,均会发生脆性断裂,宜采用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2、脆性材料:在二轴拉伸应力状态下,应采用最大拉应力理论;在复杂应力状态的最大、最小拉应力分别为拉、压时,由于材料的许用拉、压应力不等,宜采用莫尔强度理论。 3、塑性材料(除三轴拉伸外),宜采用畸变能密度理论(第四强度理论)和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4、三轴压缩状态下,无论是塑性和脆性材料,均采用畸变能密度理论。 七、各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 * * * * * * * * * * * * * * * * *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屈服,都是由于微元内的最大切应力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IS G 4313-1996 弹簧用冷轧不锈钢带(中文版).pdf VIP
- 针灸学课件课件.ppt VIP
- 2024年温岭市交通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汇总.docx VIP
- 小升初数学试题真题汇编-填空题50道精品及答案.pdf VIP
- 小型宾馆安全保卫人员职责.docx VIP
- 唯美中国风名著导读《红楼梦》读书分享ppt.pptx VIP
- 2025山东泰安市泰山城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一般工作人员招聘1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陕西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汇总.docx VIP
- 安全台帐范本.pdf VIP
- 05G359-3悬挂运输设备轨道标准图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