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
雷州市第五中学八年级(上)-----导学案
班别: 姓名: 学号: 学习小组: 备课日期: 2014年 月 日 上课日期 月 日 设计者: 审核: 课题 第一单元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结果。
掌握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感悟邓世昌等民族英雄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学习重点 黄海战役、《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 学习难点 《马关条约》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14-15页,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时间、经过以及黄海战役的过程,完成自学检测(一)部分内容。
阅读课本16-17页,掌握《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完成自学检测(二)部分内容。
自学检测 (一)、黄海战役(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 年,因这一年为农历__________所以称此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2、交战双方是 和 。 3、经过:在黄海战役中,北洋舰队的“致远”舰管带_________表现最勇猛,他在日舰“__________”号冲去,,最后壮烈牺牲。这场战役粉碎了日本“________________”计划,表明中国人不是好欺侮的。
(二)《马关条约》
1、______年4月,中国 和日本首相 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2、内容:1、清政府割让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两;3、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为通商口岸;4、允许日本在中国 等。
3、影响:《马关条约》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大加深了中国 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的进一步______________加深了。 精讲释疑 合作探究 1.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名称
时间
内容
影响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2.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结合战争中的史实,想一想中国屡遭失败的原因是有什么?
达标检测 一、选择必做题
1、“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说这番豪言壮语的,是在中日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
A.佟麟阁 B.邓世昌 C.戚继光 D.赵登禹
2、“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选项中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3、与《南京条约》比较,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 )A.割地??? B.赔款??C.开通商口岸??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
4、6、“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C.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D.割让香港岛为英国
5、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是( ) A.《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二、非选择题(选做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材料二:在甲午海战中,他指挥的致远舰中弹沉没后,他坠身入海,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营救他,结果被他淹死,与所有官兵一起葬身大海。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了哪个历史事件?它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二中的“他”是谁?
(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又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
学后反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