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南迁与宋、金和战.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宋南迁与宋、金和战.doc

宋辽金夏政治史之北宋南迁与宋、金和战 北宋南迁与宋、金和战   (一)赵构(宋高宗)登极,南宋建立   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中旬,康王赵构被钦宗派往金营求和,走到磁州,知州宗泽正修筑城防,备战抗金。宗泽劝赵构不可前往金营,赵构留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市)。   在金兵掠走徽宗、钦宗及后妃、宗室后,宋朝嫡亲宗室中只有康王赵构和哲宗的废后孟氏幸免于难。宗泽自大名至开德(河北大名至河南濮阳)与金兵大战十三次,连连获胜,又以孤军进到卫南(今河南滑县东)连败金兵。   宗泽得知金兵俘掳徽、钦二帝北去,即领兵到滑州,转至大名,计划抢渡黄河,断金兵归路,截回二帝。宗泽传檄邻近各地宋兵来会,共同行动。各地宋兵到期未来。宗泽计划不能实现,于是上书康王赵构,拥戴他作皇帝。金兵退后,京城的朝官和京城外的宋将拒绝接受张邦昌的楚政权的命令,并对张邦昌施加压力,要他把政权归还给赵氏,复立赵氏为帝。张邦昌遭到人民的唾弃,在东京无法立足。吕好问等官员要张邦昌拥立赵构为帝。于是,张邦昌表示自己当伪楚皇帝只是 权宜 之计,请哲宗废后孟氏出来垂帘听政,又向在外的康王赵构上一道表文,请赵构即皇帝位。五月初一日,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宋高宗),改年号为建炎。这个重建的赵宋王朝,史称南宋。   宋王朝在南京重建后,面临的首要问题仍然是:对待南侵的金朝,是抗战,还是投降。对此,原北宋王朝内部主战和主降两派的尖锐斗争,又在南宋王朝重现。   宋高宗即位不久,起用抗战派中深孚众望的李纲为相,令副元帅宗泽知开封府,领兵进驻东京。李纲、宗泽成为当时抗战派的主要代表。高宗又起用副元帅黄潜善为中书侍郎,参预政务,汪伯彦同知枢密院事,执掌军权。   黄潜善、汪伯彦为投降派的代表人物。   宋高宗同其父兄一样惧怕同金朝打仗。南宋刚建立,投降派就派人去金朝求和。张邦昌写信给完颜宗翰、完颜宗望,表示南宋愿以黄河为界,把河东、河北等许多尚由宋军坚守的州郡送给金朝。对于抗战派李纲为相,投降派极力反对。御史中丞颜岐说: 李纲为金人所恶,不宜为相。 右谏议大夫范宗尹说: 李纲名过其实,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 李纲冲破投降派的阻挠,六月,奉召入朝为相,井竭尽思虑,为高宗筹划重振朝纲,提出十条抗金建国的建议。他针对北宋以来军政腐败的现实,颁布新军制二十一条,严申赏罚制度;为防备金兵的再次入侵,重新调整了防务部署,在沿江、沿淮、沿河建置帅府,又把州郡分为要郡和次要郡,各固定一定数量的军队以资防守;他还在沿江、沿河着手建造战舰,训练水军,以期在反抗金兵入侵时发挥宋军的优势。鉴于南宋刚刚建立,正规军来不及整编,尚未形成一支足以抗金的武装力量,李纲主张支持两河军民的抗金斗争,决定设置河北招抚司、河东经制司,委任张所为河北招抚使,傅亮为河东经制副使,拨给钱物,令其赴河北、河东招募各地奋起的义兵,共同抗击金兵。两河人民踊跃响应,士气大振。   李纲在进行抗金部署的同时,又同投降派进行激烈的斗争。争论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金的和战问题。   高宗及汪伯彦、黄潜善幻想用对金朝妥协投降的办法,来换取金对南宋政权的承认。以迎徽、钦二帝为借口,不断派使者带金银财宝进献女真贵族,试探降金的可能性。并以二帝被掳在金朝,极力备战会使二帝遭害,压制抗战派的力战主张。   李纲则认为,对金朝的一味妥协退让只能助长女真贵族的侵略野心, 今日法勾践尝胆之志则可,法其卑辞厚赂则不可 ,主张 一切罢和议 , 专务自守之策 ,认真整修战备,以期三年之后能打败金兵, 雪振古所无之耻 ,争取二帝不待迎而自回。   二是怎样处理伪楚皇帝张邦昌的问题。   高宗及汪、黄一伙怕得罪金人,想利用张邦昌作为他们同完颜宗翰、完颜宗望联系投降事宜的重要工具,不但不惩办张邦昌丧失民族气节、通敌叛降的罪行,反而吹捧他 知几达变,勋在社稷 ,加封他为太傅、奉国军节度使、同安郡王。   李纲则坚决要求高宗严惩张邦昌以快人心,并表示与卖国贼誓不两立,若不严办张邦昌,自己就坚决辞职。   三是在何处定都的问题。   汪、黄一伙主张放弃都城开封,放弃中原继续南逃,把都城迁至有长江之险的建康府(今江苏南京市)。   李纲则认为开封是宋朝 宗庙社稷之所在,天下之根本 ,不应放弃,在京城被金兵残毁的情况下,可先在长安、邓州、襄阳三城中选一为临时都城,待开封修葺完毕,即迁回。   四是如何对待中原人民的抗金武装问题。   汪、黄等投降派对两河人民的抗金武装,完全采取敌视态度,称他们为 盗贼.高宗刚一即位,黄、汪即建言 罢诸盗及民兵之为统制者 ,选择精锐编入官军,实际上是解散抗金的民兵,不准他们抗金。   李纲采取与投降派相反的政策,依靠两河民兵抗金。黄、汪等蓄谋破坏,指使知大名府张益谦上奏:招抚使设立后,河北 盗贼 更多,应速罢废。   李纲争辩说: 张所尚未出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