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居易的色彩多读几首白居易,就会注意到他笔下的色彩。 且不说儿童能诵的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三首其一)和“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问刘十九》),翻开白居易诗集,色彩可谓触目皆是 “红蜡烛移桃叶起,紫罗衫动柘枝来。”(《柘枝妓》)“绿油剪叶蒲新长,红蜡粘枝杏欲开。”(《与皇甫庶子同游城东》)“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题岳阳楼》)“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题元八溪居》)“红叶纷纷盖攲瓦,绿苔重重封坏垣。”(《江南遇天宝乐叟》)“碧幢油叶叶,红旆火襜襜。”(《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韵》)“暗助醉欢寻绿酒,潜添睡兴著红楼。”(《认春戏呈冯少尹李郎中陈主簿》)“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牡丹芳》)“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龙昌寺荷池》)…… 有时一句中就写二三种颜色。如《暮江吟》中的“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本是珠玉名,借指碧色,这里是说半江碧绿半江红;如《山石榴寄元九》中的“嫩紫殷红鲜麹尘”,写石榴有淡紫、带黑的红色和淡黄色。 一联或一首之中,更往往是异彩缤纷、五色纷呈“黄醅绿醑迎冬熟,绛帐红炉逐夜开”(《戏招诸客》),有黄、绿、深红、大红四色。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杭州春望》),有明写的红、青二色,又有让人联想到的柿红色、柿蒂的褐色、梨花的白色(“柿蒂”为一种有名的彩绫;“梨花”为酒名,即“梨花春”,梨花时节酿熟),共五色。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萍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南湖早春》),有红、绿、白、黄四色。 白居易设色大胆,而且非常浓艳鲜明:比如红、绿、紫、黄、白,且常以红绿、红紫搭配。唐诗中虽然各种颜色都常见,但一般以青、绿、白、黄等色搭配为主(如王维“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暗合当时青绿山水画的趣味,为何白居易的嗜好如此浓丽,色彩对比如此强烈,甚至不避俗艳? 起初我想到的是,与王维的淡雅明净所蕴含的贵族气不同,白氏作诗一贯力求平易浅近,可能色彩审美也接近大众吧。而唐代大众时尚确实是以大红大绿、以浓艳为美。连牡丹花,也是深色的远贵于白色的白居易就曾一再发出由花及人的感叹:“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买花》)“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白牡丹·和钱学士作》)“白花浅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白牡丹》)后来我又琢磨,白居易是个感情丰富、强烈的人,这样的人大概会喜欢浓烈的色彩和“撞色”搭配?色彩饱和度和感情浓度相适应,这是我想到的第二个理由。 但还是觉得白居易的色彩感觉太奇特,似乎有趣味和心理之外更强大的理由。想到笑人不会配色的刻薄话:“你色盲啊?”突然想:他会不会眼睛不好?马上去查,果然。 白居易一生多病,尤其后半生眼病不断加剧,他叫苦不迭:“春来眼暗少心情”(《得钱舍人书问眼疾》),“黑花满眼丝满头”(《自问》)……《眼病二首·其一》更具体描写病状:“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纵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据统计他写到眼病的诗有40多首,足见深受其苦。 致病原因是什么?“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眼暗》)他自己总结是因为用眼过度和流泪太多。但看他诗题中“酒”“饮”“醉”字出现的频率,应该还有饮酒的影响。怎么办?“医师尽劝先停酒,道侣多教早罢官。”(病眼二首·其二) 这样的眼睛,恐怕只能看到明确、强烈、火爆的颜色,清淡、柔和、微妙的颜色根本无从欣赏。难怪他总是这么“大红大绿”、“大红大紫”的! 我现在知道了,杜甫写颜色比白居易高明,这和眼睛有关。只看一句“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五》),细致而有层次,便可知诗圣的眼睛还不错。可怜的白居易,哪里分得清什么深红和浅红?
罗裙与芳草 诗从盛唐读进中唐,早晚会遇到刘长卿。总觉得刘长卿的世界里是一片秋风黄叶,偏偏他还那么喜欢用“摇落”这个词,于是刘长卿给我的感觉就是:风吹落叶,纷纷扬扬。 《余干旅舍》的一开始便是“摇落”——“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前六句是一个旅人在旅舍门外伫立所看到的景色:草木凋零,天色向晚,临水的余干城,关闭的城门,独飞的鸟,初上的月亮,空寂的渡口,邻家未归的渔船……整个世界都因为羁旅之情而显得那么空旷而孤寂。 但最后两句有了声响,传来了捣衣声——“尾联翻出新境,把诗情又推进一层。诗人凭眺已久,乡情愁思正不断侵袭着他的心灵,不知从哪里又传来一阵捣衣的砧声。是谁家少妇正在闺中为远方的亲人赶制寒衣?在阒寂的夜空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