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梦与云梦泽谭其骧
云梦与云梦泽
谭其骧
“云梦”一词,屡见先秦古籍,但汉后注疏家已不能正确理解其意义,竟与云梦泽混为一谈,因而又产生出许多关于云梦和云梦泽的误解。云梦泽汉世犹见在,故汉人言泽地所在,虽简略而基本正确;晋后随着云梦泽的消失,对经传“云梦”一词的普遍误解,释经者笔下的泽地所在,乃愈释愈谬,积久弥甚,达到了极为荒谬的地步。本文的写作,目的即在于澄清这些传统的谬说,并从而对云梦泽的演变过程作一探索,希望能为今后科学地阐述历史时期江汉平原的地貌发育过程打下一个比较可靠的基础。一、“云梦”不一定指云梦泽古籍中有的“云梦”指的确是云梦泽,那就是见于《周礼?职方》荆州“其泽薮曰云梦”,见于《尔雅?释地》《吕氏春秋?有始览》十薮、《淮南子?地形训》九薮中的“楚之云梦”。但另有许多“云梦”,指的却不是云梦泽,如:《左传》宣公四年载:令尹子文之父在时私通子之女,生下了子文。初生时其母“使弃诸梦中。虎乳之。子田,见之”。昭公三年载:郑伯到了楚国,楚子与郑伯“田江南之梦。”“梦”是云梦的简称。 这两个“梦中”既然是虎所生息可供田猎的地方,就不可能是一些湖泊沼泽,应该是一些山林原野。又定公四年载:吴师入郢,楚子自郢出走,“涉睢,济江,入于云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云”也是云梦的简称。这个“云中”有盗贼出没,能危及出走中的楚王,也应该是一片林野而非水面。在《战国策》《楚辞》等战国时代记载中,凡是提到“云梦”的,都离不开楚国统治者的游猎生活。《国策?宋策》:“荆有云梦,犀兕糜鹿盈之”。犀兕糜鹿,全是狩猎的对象。又《楚策》:“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天。野火之起也若云蜺,兕虎之嗥声若雷霆。有狂兕 车依轮而至,王亲引弓而射,一发而殪。王抽旃旄而抑兕首,仰天而笑日:乐矣,今日之游也”。这里所描写的是楚宣王一次大规模的田猎活动。又《楚辞?招魂》:“与王趋梦兮课后先,君王亲发兮殚青兕。”屈原说到他曾追随楚怀王的猎队在梦中驰骋,怀王亲自射中了一头青兕。可见这三处所谓“云梦”、“梦”,当然也是山林原野而非湖沼池泽。从这些史料看来,显然先秦除云梦泽外另有一个极为广阔的楚王游猎区也叫“云梦”。因此我们不能把凡是于见古籍的“云梦”一概看作是云梦泽,应该看这两个字出现在什么样的历史记载里。上引《左传》宣公四年条下杜预注“梦,泽名”;定公四年条“云中”下注“入云梦泽中”;《楚策》条“云梦”下高诱注“泽名”,《招魂》“与王趋梦兮”王逸注“梦,泽中也,楚人名泽中为梦中”。这些汉晋人的注释,显然都是错误的。这是由于杜预等只知道《职方》、《释地》等篇中有一个泽薮叫“云梦”,对史文竟贸然不加辨析之故。可能有人要为杜预等辨护,说是:《说文》“水草交厝曰泽”。泽的古义本不专指水域,所以杜等对上引《左传》等文字的注释不能算错。但从上引史文可以看出,这些“云梦”地区不仅不是水域,也不是什么水草交厝的低洼沮洳之地,而是一些基本上保持着原始地貌形态的山林和原野。所以放宽了讲,杜预等的注释即使不算全错,至少是很不恰当的。其实杜预等的注释若把“泽名”或“泽中”改为“薮名”或“薮中”,那倒是比较强一些。因为“薮”有时虽解作“大泽” ,有时又解作“无水之泽” ,若从后一义,还勉强可以说得通。不过也只是勉强可通而已,恰当是谈不上的。因为作为春秋战国时楚王游猎区的“云梦”,很明显不光是一些卑湿的无水之泽,而是一个范围极为广阔的包括山林泽川原多种地貌形态的区域。比《左传》、《国策》、《楚辞》更能反映“云梦”的具体情况的先秦史料是《国语》里的一条。《楚语》载,楚大夫王孙圉在讲到楚国之宝时,说了这么几句:“又有薮曰云连徒洲 ,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齿、角,皮革、羽毛,所以备赋用以戒不虞者也,所以供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这个“云连徒洲”应即《左传》《国策》等书中的“云梦”。王孙圉所引举的云连徒洲的十二字产品中,只有龟、珠是生于泽薮中的,其他十字都是山野林薄中的产品,可见这个云连徒洲虽然被称为薮,实际上是一个以山林原野为主,泽薮只占其一小部分的区域。古文献中对“云梦”所作描述最详细的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司马相如虽是汉武帝时代的人,但他所掌握并予以铺陈的云梦情况却是战国时代的。因为汉代的楚国在淮北的楚地即西楚,并不在江汉地区,而《子虚赋》里的云梦,很明显依然是江汉地区战国时的楚王游猎区。据《子虚赋》说:“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高到上干青云,壅蔽日月;山麓的坡地下属于江河。有各种色彩的土和石,蕴藏着金属和美玉。东部的山坡和水边生长着多种香草。南部“则有平原广泽”,“缘以大江,限以巫山。”高燥区和卑湿区各自繁衍着无数不同的草类。西部“则有涌泉清池”,中有“神龟、蛟鼍,瑇瑁、氅鼋”。北部有长着巨木的森林和各种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