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心理特点分析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发展 阶段 发展任务 1、婴儿期 0-1.5 信任感或不信任感 2、幼儿前期 1.5-3 自主性或羞怯感 3、幼儿后期 3-6 勇敢或怯懦 4、学龄期 6-12 勤奋感或自卑感 5、青少年期 12-18 自我同一性或同一性混乱 6、成人初期 18-25 亲密感或孤独感 7、中年期或壮年期 25---65 生殖感或停滞感 8、从成熟到晚年 65以后 满足感或绝望感 ————整理自陈仲庚《人格心理学》P205~213 ●相关链接 ○自我同一性: 根据埃里克森(Erikson)心理社会期的理论,人的 一生是一个生命周期,可分为八个阶段,在这八个发展 阶段中的第五个是青少年期。从12岁-18岁,是关键中的 关键。这一阶段的 发展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 和防止“同一性混乱”。“自我同一性”就是“我就是我”的 强烈感受,是青少年对自我的本质,自我的人生体验等 同他人相区别的一种前后一致的自我意识。“自我同一性 ”中也包含了对成长中自身日益增长的信任,为应付复杂 多变的社会生活作好准备。已确立“自我同一性”的个体往 往能够包容不同的人对自己的印象和期待,成为一个富有 个性的健全的人。 ○??? 同一性混乱: 相对于“自我同一性”的“我就是我”的强烈感受,不 知道“我是谁”,则称为“同一性混乱”。“同一性混乱” 是对这一人生阶段的适应不良,表现为对自己的独特 之处认识不清,需要依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甚至对 自己能否把握自己的命运也感到茫然。例如,有些青 少年的“同一性混乱”表现在性别角色方面,他们会对 自己的性别感到怀疑和不接纳,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 确属何种性别。 ——摘自《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埃里克·H·埃里克森 ●家庭治疗大师亚历山大·鲁宏说:“人的 成长就像树的年轮,是一圈一圈地生长出去的: 婴儿的一圈,代表着爱和享受; 孩童的一圈,代表着嬉戏与玩耍; 少年的一圈,代表着创造与幻想; 青年的一圈,代表的是情爱及探索; 成人的一圈,则象征着现实与责任。 一个完整的人(发展健全的人格), 是具备上述所有特征的。” 二、学生心理问题的现实表现 (学生与大人不一样,不懂得表述,一般会用极端的行为来表现) 学习懈怠:表面上看是学习懒惰,实际上是心理问题。只要是学生都想把学习搞好,如若不能就会有恐惧心理 追求其他方面的自我价值的体现:人最大的压力是人际压力。两种表现:一是网络沉迷(得不到认可,故他们会转向);二是恋爱沉迷(由于学校采取半军事化管理,全封闭式管理。追求一种安全。) 自卑:自卑感既会杀人也会自杀。(所有宏志班的同学考上大学后,都不会回来感谢母校。老师们都不理解,把这种现象称为“集体忘恩负义”,原因是自卑感造成的,现代年轻人对别人的施舍感到自卑。现代人的自卑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业成绩不良(学生时代的学业成绩不好的心理影响是一辈子的);二是家境贫寒(贫穷家的孩子的自卑感都会比较强,尤其对别人说的东西都听不懂) 嫉妒:“别人的成功是对自己的伤害”。嫉妒会引起心理疾病,嫉妒带来邪恶的心理(如:书包里的柯南侦探、机器猫等书是给班长或学习委员看的,好让他们没有时间复习,以达到降低其成绩;在临考前发短信骂学习好的学生,以扰乱其考试心理) 神经质:学生一批评就哭。 抑郁:一般来说,高中生、初中生不能定位为抑郁症的。(有一学生)很多与父母离婚有关。 焦虑:每次考试的前一个晚上都不睡觉,睡眠是最好的保证机制。 强迫倾向:青少年是发病的年龄。有没有病理的病因还不知道。大脑是没有病灶的,还是心理上的紊乱。(很多下过国际象棋出现强迫倾向)一辈子都无法缓解,一生痛苦。 恐学症:一看到学校的招牌、老师、同学就发抖。(主要在韩国、日本,中国以前较少,现在有了) 学校适应不良:由美国提出的,与父母的离婚有关。带来孩子适应不了。所以建议年轻的父母要离婚,要么在孩子两岁以前,要么等孩子上大学后再离。要离婚也要作一周详的计划。 精神分裂症(他们都是流氓,我不是流氓,所以,不读书了。一般一个学校里有一到两个) 常见的心理问题调试举例 代沟问题 情感困惑问题 学习焦虑问题等 关于代沟问题 案例呈现:小苏——这不是沟通是训话 “你最近怎么了,你倒是说呀,怎么越大越像个闷葫芦。”12岁男生小苏的爸爸在面对儿子最近成绩下降,穿着古里古怪,憋不住心中的怒火,小苏爸爸要求他立刻换掉。可一看到一动不动站在那里的孩子,气急败坏的爸爸就要动手。一气之下小明夺门而去,一夜未归的小苏回来以后心里仍憋着一口气,不和爸妈说话。   这是一真实案例,沟通不畅,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往往是我们的家长出问题了,而不是孩子的问题?。当孩子有情绪或困扰时候,需要父母的聆听和关怀,因为孩子的安全感来自父母无条件的接纳,这是孩子心灵成长过程中必需的养料。而父母不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