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纳谏找准靶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门纳谏找准靶心

开门纳谏 找准“靶心”(反对“四风” 服务群众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本报记者 徐锦庚 卞民德《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20日 ? 18 版)【核心阅读】   听群众说真话,请群众揭短处,正是山东济南市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首要目标。一条24小时畅通的热线,走进工地一线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济南紧扣作风建设,敞开大门征求意见建议,为随后的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整改落实找准“靶心”。   “有的领导下基层,陪同人员多,看的情况少;听取汇报多,解决问题少”;“节假日期间的公车管理做得比较好,但是用公车办私事的现象仍然存在”……   8月初,在济南市委一次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会上,几位市民当着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敏的面直言不讳。这些意见,被原汁原味地写进了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报告中。   全天候,广开言路听“牢骚”   “目前,济南市委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欢迎您对此活动及‘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您可以拨打‘12345’热线或发送邮件至邮箱jnzqyj@126.com积极参与。”   许多济南市民从7月12日起陆续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与此同时,有3万多位市民还接到了“12345”热线打来的征求意见建议的电话。   服务找政府,请拨“12345”。这句话,早已为大多数济南市民所熟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济南广开言路,这条24小时从不“打烊”的热线无疑是最合适的一个平台。   “热线非常火爆,现在200名工作人员都是连轴转、轮班倒,管理人员也得顶上接电话。”市政务中心主任赵国钧说,7月份热线日均受理量达6534件,8月以来日均7000件以上,最多的时候一天有2万件。由于受理量大幅增加,原有的60个受理坐席不能满足需要,紧急协调后又新增了12个接听坐席。   前几天,热线中有市民反映入住中南名邸小区不足2年,已有40余户居民家中的中空玻璃爆裂。“12345”热线工作人员马上联系建委、质监等部门,组织开发商、门窗企业和玻璃厂家到现场解决问题。一周之内,玻璃更换完毕,居民表示满意。   在受理市民诉求的同时,“12345”热线还通过群发短信、温馨提示等方式,邀请市民参与教育实践活动。每天,固定的两个坐席专门负责外拨电话。截至目前,“12345”热线已温馨提示241685次,回访提示31029次,受理市民来电反映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问题878件。   济南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勇表示,给市民打电话征求意见,表明了领导干部沉下身子“接地气”,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信心与决心,“我们也希望切实解决问题,真正抓出实效。”   通过“12345”热线,济南各职能部门也找到了与群众互动的“桥梁”和“纽带”。纪委、政法委、卫生局、人事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纷纷带队接听市民来电。人社局还专门选派4名基层干部到热线进行为期2个月的学习锻炼。   面对面,推心置腹问诉求   王国福,1987年大学毕业后,在建筑工地上当过多年的技术员,当上市建委副主任后,一年要去百余个工地,对干建筑的农民工自然非常熟悉。   可最近带队跑了3个工地,王国福却有了与以前不一样的感触:“原来到工地侧重管理、检查,与项目方打交道多,这次与不同年龄、不同工种的农民工面对面,听到了他们的心里话,换位思考、换位体验,对心灵是一种震撼。”   济南市区现有5825个建筑工地,建筑农民工多达30余万人。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建筑农民工具有人员集中、流动性大、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封闭、居所不稳定等特点,是外来务工人员中的特殊群体。也正是他们,用双手和汗水将这个城市装扮得更美丽。   “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绝不能忘了这一特殊群体!”济南市委下了决心:组织市直机关干部深入市区每一个建筑工地,面对面听取农民工兄弟的心声,各县(市)参照此项规定同步执行。   于是,全市建筑工地和乡镇、街道,都公开张贴《致广大农民工的一封信》,并设置了征求意见箱。107个市直机关的干部分头深入市区各工地,向农民工发放《致广大农民工的一封信》和征求意见表,与农民工面对面,零距离征求他们关于权益维护、工资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意见。   一些农民工虽和盘托出心中的愿望,但也半信半疑:自己反映的问题能得到解决吗?   市人社局局长蒋晓光在绿城·济南盛福庄项目工地与农民工聊天时,一个叫丁敏龙的年轻人提出,晚上经常闲得慌,能不能让我们学点建筑技能?蒋晓光当场承诺尽快解决。回到办公室,他立即召集班子成员研究,决定在建筑工地上开设“鲁班夜校”,请建筑技师讲授各种技能课,制作成光盘后在各建筑工地播放,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并免费组织农民工考核发证。   济南市委要求,机关干部深入建筑工地,不能蜻蜓点水,在工地走访的时间不少于2小时。一些有条件的单位同时开展了换位体验,与农民工同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