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和日本文学.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元文化和日本文学.doc

多元文化与日本文学 [日]中西进 日本帝塚山学院大学 《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2期 摘要:日本文学是内含多元性的文学,这可以从日本文化中的南北结构、自古以来所形成的椭圆文化圈、单一性复合文化等特征中得到体现;日本人在文学中所寄托的生命意识具有宇宙论性质;日本文学的主体是以共生思想为基础的日本自我。 关键词:日本文学;多元性;生命意识;“我” 进入21世纪,全球范围内展开文化大反思。20世纪对自然科学的盲目崇拜,帝国主义的不断扩张,由此导致价值观的一元化—所有这些,并未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那么,人类新的目标又在何处呢?当我们反思迄今为止的单一化价值观是否给人类带来真正幸福时,全球范围内涌现出一股追求价位多元化的浪潮,人们高呼,文化的多元化才是文化的根本状态,对此我深表赞同。 纵观日本文学的发展轨迹,一直与“多元化”形影不离。下面,我就对此间题详加阐述,以便为今后日本文学的研究道路提供一条线索 一、内含多元型的文学 关于这个主题,我想谈3个方面。 第1个特征是日本文化中的南北结构问题。对这个问题,我曾在《日本文化中的南北结构》①一文中作过详细论述。众所周知,日本列岛南北狭长,气候、风土不一,纬度相差近20度,气候冷暖相差也很大。在此情况下,北方人对南方、南方人对北方都有一种憧憬之情。俳圣松尾芭蕉 1644-1694年 周游东北,写下著名游记《奥州小路》,体现的正是南方人对北方精神的探索与追寻。毋庸置疑,芭蕉所提倡的著名文学理念如闲寂 Wabi 、枯寂 Sa-bi ,其精神是属于北方风土的。与此同时,“俳谐”又是一种注重游戏精神、表现轻松而微妙的内心活动的文学形式。芭蕉本人就曾用“轻灵” Karumi 一词,来说明其精神何等重要。如果将后者视为南方所具有的开放精神,那么我们就可发现,芭蕉俳句之中北方因素与南方因素相互共存,芭蕉并非二者取一,而是两者并重,并试图将其有效地统一起来。反之,我们也可找出北方的思想家崇拜南方思想家的例子,最近我曾在《日本文化中的南北结构—平田笃溉与本居宣长》②中阐述过,出生于北国的平田笃岚 1776-1843年 师从南方伊势地区的本居宣长 1730-1801年 ,一方面终生怀抱敬仰之情,另一方面又在灵魂观上持有完全相反的观点。本居宣长认为,死是可悲的,所采取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态度:而平田笃撤则以宇宙性的生命意识来想象死后的世界。当然,文学家的出生地并非绝对条件,毋宁说更重要的是其精神的立足点,大多情况下它与出生地互为一致,但也并非全都如此。巧世纪的连歌大师心敬 1406-1475年 可谓北方精神的发现者,强调“无艳于冰者” 《自言自语》 。然而,他却是南方纪伊国 今和歌山县 人。综上所述,日本风土具有不同的南北结构,日本文学的理念之中也包含着北方和南方的两种因素,但却不是单一的,而是两者的高度融合。 一84一 日本文化多元化的第2个特征是日本古来所形成的椭圆文化圈。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在《上方以前》③一文中有过详细论述。日本古代以来拥有两个文化中心。自1192年镰仓幕府成立,到1867年德川幕府结束,在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期间,分别形成京都与镰仓、上方 京都、大阪等地区—译者 与江户两个中心,从而形成今日的关东和关西两大格局。文化中心的问题,换而言之,即所谓城乡问题。有都城必有乡村,都城一直属于先进文化地区,而偏僻的乡村只能分享由此传播的文化。另一方面,都城人又崇尚乡村的野性风格,这大概是生手乡村风格能够使都城生活充满活力的缘故。日本古代和歌总集《万叶集》中有1卷收人的全是东部地区的乡下民歌 卷14 ,之所以将其命名为“东歌”,是因为沿袭了古代中国把偏僻地区民歌称作“东歌”的缘故。在城乡互补的关系之中,占据文化中心的是都城 文化的核心 ,而日本则同时拥有两个中心,因此将日本文化圈比作圆时,只能用椭圆来表示。我认为,日本文化就是在这种具有两个中心点的圆周运动中不断创造出来的。以前有一种“方言周圈论”学说,意思是说京城的语言源源不断地向地方扩散,从而形成一大同心圆结构。然而,我认为,日本文化并不是由这种同心圆运动的远心力形成的,而是属于上述椭圆型的文化形成,可以说日本文化正是通过这种两个圆周运动而不断形成的。天皇与将军分别拥有不同的据点,构筑不同的文化,由此形成日本的特殊文化结构,对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多元化的第3个特征,我认为日本文化是单一性复合文化。这样说有人会觉得莫名其妙,用英语可能容易理解些,即我认为日本文化属于Mono - Bi- Culture。其内容非常简单,日本地处中国这一巨大文化圈的边缘,不断从中国吸收大量的先进文化。日本文化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其本身总是表现出复合性文化这一特点。欧美人称漆器为Japan,称陶器为China,然而日本的漆器工艺,最初却是由中国引进的。只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