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学概论(修订版)
《美学概论》
《美学概论》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
第二章 审美发生论
第三章 美的本质论
第四章 审美领域论
第五章 审美心理论
第六章 审美形态论
第七章 美的形式论
第八章 艺术审美论
人类从蛮荒中走来,穿过由危险、陷阱、无知、黑暗构成的道路,走向未知的、不确定的、无尽的未来……
人类就象一个孤独的旅行者。
有谁陪伴着这孤独的旅行者呢?是什么支撑着这孤独的旅行者呢?
是人类自身的生命之光。
这种生命之光,就是人类历史的根基,也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根基。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
第一节 美学学科发展
?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18世纪,由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通(Baumgarten,1714一1762)创建,其间经过康德、歌德、席勒、谢林等人的发展,最后由黑格尔集大成,建构起严谨的美学体系。
?
一、 前美学时期的回溯
?
人类的美学思想发展史渊源流长。早在公元前 6世纪以前,中外许多哲学家、思想家都已经在探讨美、美感和艺术现象,试图揭示人类的审美活动及艺术创作的本质规律。
?
先秦时期,我国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对美和艺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例如《国语》中的伍举论美,可以说是我国历史关于美和美感问题最早的论述。伍举说: “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
老子关于美的辩证法:“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
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家也有许多关于美的论述散见于各种著作之中,没有从宗教、哲学体系中独立出来。
由文献记载,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最早思考美的。
然后,柏拉图的对话《大希匹阿斯》第一次试图给“美”下定义,即追寻美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最早对艺术美学进行哲学思考的经典著作之一。
18世纪以前的中、西思想家都把真、善和美尤其是后二者混为一谈。
?二、?维柯对“诗性智慧”的发现?
维柯(意大利1668-1744)代表作《新科学》
相对于逻辑推断的智慧,人类还有另外一种智慧,比逻辑推理的智慧更原始、更根本,也更重要,这是一种“诗性的智慧”
诗性的智慧先于知性,后于感觉。是人类一切文化的起源。
诗性的智慧的两个基本规则:
1、以己度物的隐喻,把人当作衡量万物的尺度。
2、形成想象性的类概念。
三??????? 美学之父鲍姆嘉通
? 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Baumgarten,1714一1762 )
他发现人类知识体系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逻辑学研究理性认识,伦理学研究意志,却没有一门科学去研究感性认识。
在他看来,人类的心灵活动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在科学领域内就应建立与此相对应的三门学科。他建议应该成立一门新的科学专门研究感性认识。这门新的科学即美学。
1735年在他的《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已经首次使用“美学”这个概念。
1750年,他正式出版他的《美学》第一卷,来表明感性认识的理论,规定了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四、康德对美学学科的界定
康德(德国1724-1804)他的美学理论集中在《判断力批判》一书当中。
关于趣味判断和目的判断。
趣味判断的四个原则:
1、超功利性
2、无概念的普遍有效性
3、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4、无规律的合规律性
第二节 美学研究对象
一、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主张
1、主张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美,研究美的本质和规律。
代表人物: 鲍姆嘉通、康德
2、主张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
黑格尔 缺陷:过于狭隘。
3、主张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缺陷:1、审美关系其实审美活动的结果。
2、预设了人与现实的二元对立。
二、审美现象的复杂性
1、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
美的现象不是物理的事实,它首先是与人相关的,没有人就没有美。
2、审美经验是美的现象的唯一见证。
美的现象只存在于人与对象发生审美关系的那一刻,即人的审美经验中。
3、美的现象的历史性。
美的现象随着时代、文化、个性变化而不断变迁。
三、美学是研究人类的审美活动
美的现象只存在于人的审美活动当中。
第三节 美学研究方法
一、研究美学所适用的方法
(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NA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IIF.PPT
- 人教版(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 第二单元检测基础卷 (含答案).pdf VIP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分层作业设计探究 .pdf VIP
- 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docx VIP
- 2025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第二批招聘社区工作者97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2CSP-J(入门组)初赛试题及答案.pdf VIP
- DL/T 502-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1-32部分).pdf VIP
- 高中音乐 鉴赏《诗乐相彰》第十节 合唱曲 课件.pptx VIP
- 医院“意见箱”开箱记录单模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