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师说】2016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全程复习 课时训练25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时训练25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 A.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
B.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
C.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
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解析 “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反映了佛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说明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故选B项。A、C、D三项均表述错误。
答案 B
2.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首先排除B、D两项;题干认为“阳生万物”,而何为“生”呢?“生,仁也”,其主要阐释的是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A项正确;如果对“阳生万物、阴成万物”不能正确解读,及把握内在关系:生,仁也。易错选C项。
答案 A
3.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解析 提取材料信息,“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说明理学博大精深;“对中国之外的‘夷务’……关心”,体现了其封闭性。理学吸收了佛、道的思想,A项错误;理学是唯心主义思想,C项错误;理学重点关注的不是世界本原,材料也无从体现,排除B项。D项表述准确,也符合题意。
答案 D
4.“即便把中国哲学‘压’到最低程度,都绕不开他这座高峰……‘心即理’的哲学命题使他开创了中国‘心学’,是当时唯一能与朱熹理学相持对立的一家。”文中的“他”应指 A.王阳明 B.李贽
C.顾炎武 D.陆九渊
解析 从材料中可知“他”与朱熹生活于同一个时代,故排除B、C两项。从材料信息“开创了中国‘心学’”,可以排除王阳明,因为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不是开创者。
答案 D
5.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以下言论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 A.“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B.“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
C.“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D.“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
解析 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认为“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因此“心”是衡量万物的标准,故选A项。
答案 A
6.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圣人托梦 B.内心自省
C.行万里路 D.读万卷书
解析 材料“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即“求理”的途径是“内心自省”,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信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符。
答案 B
7.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对其“离经叛道”理解准确的是 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思想
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宋明理学权威
解析 本题以李贽思想的特点为切入点,考查分析与理解能力、对明清进步思想的准确理解。A项“彻底”说法错误,其仅是挑战了孔子的权威;B项并不是李贽的思想,其并没有提政治主张;C项“道家学说”说法错误,对象应该是宋明理学,故D项正确。
答案 D
8.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 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 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B.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C.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李贽认为,李斯建议“焚书”是英雄言论,经历了战国时期的列国纷争,势必要求加强思想统一,这是时代的需要,只不过手段残暴了一点罢了。儒生怨不得李斯和秦始皇。也就是说,战国之后,国家要求统一,只有思想统一才能服务于政治统一。即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
答案 A
9.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提到:“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材料 A.认为理学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
B.认为理学导致了中原地区沦丧
C.片面地认为理学空谈误国
D.比较全面地指出了理学的弊端
解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理】人教版必修2_第一章_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课件.ppt
- 【培训PPT】2016年“联合国杯”全国中学生学术论文大赛.ppt
- 【备课好帮手】(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课件一】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ppt
- 【备课资源】初中八年级物理(沪科版)精品备课资源:第九章第一节 认识浮力课件(共10张PPT).ppt
- 【复习方案 河北】2015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35课时 数据的分析.ppt
- 【地理】人教版必修2_第一章_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ppt
- 【多彩课堂】15-16高中生物(RJ)选修1课件:3.1菊花的组织培养.ppt
- 【多彩课堂】15-16高中生物(RJ)选修1课件:1.2腐乳的制作.ppt
- 【外饰】后扰流板作业指导书-0818.doc
- 【大学生智力竞赛题库】.docx
- 【师说】2016高考化学二轮复习.doc
- 【师说】2016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检测):专题八 振动和波动 光及光的本性8.0.ppt
- 【师说】2015-2016高中政治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第1课时)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课件.ppt
- 【师说】2015届高考(新课标)数学(理)全程复习构想【精品课件+练习】第十章统计与概率10.1 随机抽样.ppt
- 【师说】2017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六课时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师说】2017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七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师说】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9.5 凤头豹尾展才情-作文的开头结尾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干货】公司并购15大流程129个细节全程指引.doc
- 【干货珍藏版】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docx
- 【微观经济学课件】chap5(成本理论).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