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采区1500运输下山作业规程
规程编制说明
1.编制过程简述
本作业规程由队技术员按照《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掘进作业规程(样本)》进行编制,矿地测、采掘、通灭、机电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汇编。2012年11月5日由矿总工程师主持,矿采掘、地测、机运、通灭、安全副总工程师、各业务部室及区队技术负责人参加,对该《作业规程》进行了专题会审,并将会审提出的合理意见及建议编入了本规程。
2.规程编制的依据
⑴靖远煤电股份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红会一矿八采区1500运输下山平、剖、断面图》(图号S1052-158-3)。
⑵ 红会一矿八采区1500运输下山设计修改变更通知单,变更时间2010年10月29日、2011年9月20日、2012年5月15日。
⑶ 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管理若干规定
⑷《煤矿安全规程》
⑸《煤矿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指南》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掘进工作面名称:八采区1500运输下山。
二、工作面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关系
1、地面相对位置
该施工区地面位于原二井一坑主井口向东约1400 m 处,甘肃省长征煤矿位于本区北部,会宁县红会煤矿、崛蜈煤矿、宏达煤矿位于本区南部,地面除关闭的废弃小煤窑井口外无其它被保护的建筑物及设施。地势北高南低,第四系全新统地层覆盖在煤系地层之上,厚度28~54m。无基岩出露,地表为黄土丘陵及砂地,地面标高1818~1806m。
2、临近采区开采情况
八采区运输下山位于六采区中部和甘肃省长征煤矿的西部,呈南北向布置,六采区已采完1601、1602、1603、1605、1606、1607工作面。
三、工程用途及服务年限
工程用途:满足八采区开采时的通风、运输、行人、管路敷设等。
服务年限:30年以上。
四、工程量、施工坡度及方位:
八采区1500运输下山设计工程量为1000m,至2012年10月底已施工647m,剩余353m;设计坡度:-16°;设计方位153°55′47″。为了满足八采区1500运输下山施工运输时人员躲避安全的需要,在巷道前进方向右侧每40米施工一个躲避硐室,宽×高×深=1500×1800×800mm(净断面)。
第二章 地质说明书
第一节 施工巷道围岩特征
该巷道在煤层底板以下岩层中施工,与煤层底板的铅垂距离在25~300 m之间变化。岩层产状:92°~108°SW∠4°~10°。所穿遇的岩层为中侏罗统窑街组、上三叠统南营儿群和下奥陶统阴沟群地层,由上到下依次为:
1、中侏罗统窑街组地层,岩性特征:灰白色砂砾岩、中砂岩、细砂岩及粉砂岩和泥岩。由上到下为:
⑴灰黑色泥岩,含铝质,白云母、煤块及少量植物化石碎片,具缓波状层理发育,层厚约4.3m。
⑵灰-深灰色粉砂岩,含白云母、煤块及少量植物化石碎片,具缓波状层理发育,层厚约30.8m。
⑶灰白色细砂岩,成份以石英为主,含白云母碎片及暗色矿物,局部含砾,次棱角状层厚约20.8m。
⑷灰白色中粒砂岩,成份以石英、斜长石及各种岩块组成,层厚约19.0 m。
⑸灰白色砂砾岩,成份为石英斜长石,燧石及各种岩块,次棱角状,砾径一般5cm,最大30cm,层厚约18.9m。
2、上三叠统南营儿群地层,岩性特征:底部为灰白色及紫灰色砂岩,厚度达51.8m。
上段为灰绿、灰黄色厚层状中-粗砂岩、细砾岩,中夹有煤线和丰富植物化石,厚约16.8m。
中段为灰绿色紫红色粉砂岩夹砂质泥岩,细砂岩薄层,中夹橄榄绿色砂质岩和砖红色凝灰质细砂岩,厚度25m左右。
下段为灰绿、紫灰色中-粗砂岩与紫红杂色砂质泥岩互层、以含一层砖红色结构致密的凝灰质粉-细砂岩为主要标志。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白色斜长石,厚度约10m。
3、下奥陶统阴沟群地层,岩性特征:上部为灰绿、黄绿色薄-厚层状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夹少量灰绿色薄层板岩。下部为灰绿色变质砂岩、夹紫绿色细碧岩,灰绿色及灰色泥质板岩,砂质板岩、石英岩透镜体,有晚古生代加里东期侵入型花冈岩体,厚度约105m。
第二节 地质构造
该区域主要构造有:新12号孔~新55号孔倾伏向斜和与其紧相伴生的补54号孔短轴背斜,南部穹隆构造。受其影响煤(岩)层起伏变化较大,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根据六采区揭露的地质资料,本施工区域主要断层有三条,即F6-29、F6-22、F6-38号断层,对巷道施工均有一定的影响。
施 工 区 域 地 质 构 造 表
构造名称 性质 走向 (°) 倾向 倾角 (°) 落差(m) 对工程施工影响 F6~29号断层 正 358 SW 85 2.0 较小 F6~22号断层 正 64 NW 65 2.0 较小 F6~38号断层 正 42 SE 75 1.0 较小 第三节 水文地质情况
区内共有五个含水层,自上而下为:
1、第四系洪积潜水层,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厚度2~35m,平均厚度18.7m,一般只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B∕T 5775-2022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剂 氯化钠.pdf
- 24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配湘教版)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pptx VIP
- 生命体征测量ppt(共69张PPT).ppt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ppt
- 欧姆龙PLC-CP1E的中文手册.pdf VIP
- (正式版)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docx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_气候第一课时.ppt VIP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卷 1、3单元(江西专用)(原卷+解释)2025-2026学年 统编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_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ppt VIP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