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碳纳米管储氢修改2
安徽工业大学
《纳米材料》结业小论文
论文题目:
院别:______________ 专 业: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_
学生:_______________ 教 师:________________
2012年 5月 日
The present carbon nanotubes hydrogen storage
Dai weiji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2, China
Abstract: Carbon nanotubes hydrogen storage is more outstanding than many other hydrogen storage methods.Scientists are continuously working hard to improve carbon nanotubes hydrogen storage effect.By the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n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dop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adsorption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Keywords:nanomaterials;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hydrogen storage
1.前言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两大问题,而氢能源的应用大大缓解了上述两大问题。因此一个实用的储存和运输氢气的方法对氢气能源的实用化是十分重要的。现有氢气的储存方法主要有:金属储存,液化储存,压缩储存吸附储存,本文着重讲的是吸附储氢。
2.常用储氢方法
2.1金属储存
氢气与某些金属(Fe,Mg,Ni,Mn,Ti等)结合生成氢化物,在加热后分解放出氢气。金属储氢最大的缺点就是重量和体积能量密度低,大部分适合车载燃料的金属储氢量在0.5%-2%之间(质量比)之间。整个储氢系统包括储氢室和制冷系统,大概有100-300L,120-485kg。而且储氢金属易于被毒化。
2.2液化储存
氢气在20K,0.2MPa左右液化,液氢需用双层超高密封的容器储存,主要困难在于储存容器体积大,液氢和制冷技术高,以及液氢蒸发损耗。优点在于液氢系统较之于氢化物系统更轻,并不比现有的汽油箱重很多,但是过于庞大。
2.4压缩存储
压缩存储是最简单的储氢方法,但对容器耐压强度要求很高,需要航天装置中的碳包敷铝容器,成本昂贵。
2.4吸附储氢
吸附储氢利用氢气在表面积较大的材料,诸如碳纤维以及活性炭的层状或孔状结构中的物理或化学吸附性质,在77-195K,约5.0MPa条件下储存氢气。
3.碳纳米管储氢简介
碳纳米管储氢是纳米技术存储氢气的关键方法之一,尤其是多壁碳纳米管储氢,在氢气存储量上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当问到碳质纳米材料到底为什么能够存储氢气时,我们不得不把目光重新放到碳质纳米材料的本身性质上来。
根据参考文献,目前对碳质纳米材料储氢机制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CNT(碳纳米管)在储氢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性地吸附,作用,仅仅依靠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来连接氢气分子与碳原子。假设这个观点成立,那么,分子力的作用较小,吸附热较低,碳纳米管对氢气的吸附可以产生多层吸附的特点。而另外一种观点则侧重考虑碳纳米管在吸附氢气分子过程中的电子态改变和量子效应。同样假设这个观点成立,那么,化学作用很强烈,吸附热较高,容易形成单层吸附,因此吸附速度等较为缓慢。
因此,虽然世界上研究人员对碳质纳米材料储氢机制持有不同观点,但是研究的基本方向是相同的。
碳纳米管是由石墨烯片层卷曲而成的无缝中空管状物质,层间距为0.337nm,而氢气的动力学直径为0.289nm,所以,氢气能够被这种片层卷积的物质所吸附。总体而言,碳纳米管对氢气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由于吸附是自发的自由能降低和放热过程,因此,体系温度的降低,有利于碳纳米管对氢气的吸附。
而且,在用碳纳米管存储氢气时,应该加大储氢压力,并且适当降低存储温度为佳。但是,要满足这种条件,对生产设备的要求必将很高,从而导致储氢产业化成本过高,而不利于其发展。
4.对碳纳米管储氢的研究
4.1单壁碳纳米管储氢的研究
碳纳米管吸附氢气有三个位置:管壁表面,管的内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