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民族团结 构建和谐校园 ——大通县石山乡中心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校申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石山乡是一个纯回族乡,辖9个村委会,设有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现有初中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186名,小学教学班18个,在校小学生741名,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927人,约占学生总数的100%,在编在岗教职工77名,其中少数民族教师2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27.4%。长期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关怀下,在学校长期不懈地民族团结教育中,不同民族的师生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形成了共同进步,互相帮助,全心全意维护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大家庭和睦的优良传统,并在不断继承、保持和发扬着。多年来,我校以“加强民族团结,促学校和谐发展”为主题,认真开展“三个离不开”教育,积极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弘扬民族团结精神,更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校创建工作,认真开展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努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氛围 我校根据《大通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学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召开创建活动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在此基础上,学校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为目标,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旗帜鲜明,大张旗鼓抓宣传。首先,学校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手抄报、校园广播、横幅、喷绘图文、电子屏幕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其次,办好黑板报、宣传橱窗,定期向学生介绍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文化,报道各民族特点,使学生体会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充满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神往,使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覆盖全校园,进一步扩大了宣传范围,加大了宣传力度,发挥了阵地作用。
(二)创新活动载体,将民族团结教育落到实处
我校以“促进民族团结,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民族团结和谐”活动为载体,将民族团结教育落到实处:一是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了以“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精神代代传”为主题的黑板报展示和手抄报比赛,开展了一次“民族之花齐开放”的剪纸、绘画比赛。二是学校通过“校园之声”广播站播放民族歌曲,全校师生学唱民族歌曲,并传唱青海花儿《民族团结花》。三是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组织回族教师收集资料编写了一本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教材《回族文化》,突出民族教育特色,普及民族知识,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回族的特点、礼仪、文化和风俗习惯。四是全校师生读了《格萨尔王》等民族团结题材的好书,观看了《成吉思汗》、《马本斋》等反映少数民族英雄人物的影片。五是以校报《山麓》为依托,编印了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专刊,编写了一篇民族团结《三字歌》,让学生传诵,在教学楼道内开辟了民族团结教育文化长廊,陶冶学生的民族情感。六是组织师生代表到大通县城关镇烈士陵园缅怀革命烈士进行祭奠扫墓活动。这些丰内容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创设了浓厚的校园民族文化氛围,给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赋予了活力,五十六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中华民族是一家”的种子。
(三)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渗透民族团结教育素材
我校把民族团结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相结合,以创建活动促进教育教学,使创建寓于教育教学之中,各科任教师以备课为载体,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点与自己的学科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培养学生民族情怀”这个中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因素,不断加深民族团结教育,加深学生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的理解、认识和把握,扎实有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如音乐课组织学生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欣赏与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民族风俗、地域风情,增进民族交流,培养学生间的感情。同时,全校各民族教师共同开展优质课比赛,要求政治教师上好一堂宣传民族团结的优质课,每位教师以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书育人的成绩体现创建民族团结活动成果,始终将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贯穿于教育教学当中。加强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教育,使师生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了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实施民心工程,增进各民族的交融
我校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大力实施得民心工程,切切实实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第一,凭借“千乡万才”平台解决了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其中有35名中小学学生及贫困大学生接受了台湾花莲飞扬的无私资助,资助金额共计6万元。第二,关爱留守儿童,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其中有青海誉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靳英瑰女士捐赠了运动服30套、运动鞋30双,折价7500余元;大通县民营企业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