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课时训练 (选诗词10首,共10道题) 第三十七课时 * 第三节 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描写 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记叙 表达方式 赏析 例句 说明 概念 类别 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抒情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议论 表达方式 赏析 例句 说明 概念 类别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离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情感。 虚实结合 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起兴 表现手法 赏析 例句 说明 概念 类别 辛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的经历这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用典 表现手法 这首诗描写音乐,运用丰富的想象,化无形的音乐为有形的画面:那美妙的笙声,有如仙境中的桃花,千树万树,灼灼其华,繁缛绚丽。写出了音乐明媚、热烈、欢快的特点。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想象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联想 表现手法 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渲染 苏词善用衬托,上阕写雄奇壮美的赤壁之景,以烘托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指挥若定的形象,这是以景衬人;上阕的千古英雄烘托三国周瑜的形象,下阕极力写周瑜少年得志、建功立业以反衬自己戴罪黄州,壮志难酬的无奈。 杜诗的颔联写小儿女的无知是为了反衬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深、思念之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衬托 或 烘托 表现手法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