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100首方剂剖析.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甲中医院心血管百首方剂 1.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 【处方】知母 石膏 人参 甘草 【功能与主治】治伤寒发斑,口燥烦渴。 【功用】清热泻火,益气生津。 【主治】伤寒或温病,里热盛而气阴不足,发热,烦渴,口舌干燥,汗多,脉大无力;暑病津气两伤,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组成】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功用】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主治】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等。【组成】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行气散结,降逆化痰。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组成】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功用】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主治】 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鸡下利,舌苔腻而微黄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补气活血通络。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组成】黄芪甘草(炙) 人参当归身橘皮升麻柴胡白术【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陈皮(醋炒) 柴胡枳壳(麸炒)香附【功用】疏肝解郁。 【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 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荷 疏风止痛。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处方】 熟地黄知母黄柏龟甲猪脊髓【功】【主治】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组成】 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功用】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 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组成】 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功用】 峻下热结。【主治】(1)阳明腑实证。(2)热结旁流。(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组成】 黄芪当归【功用】 补气生血【主治】 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组成】当归 芍药 茯苓 白术 泽泻 川芎【功效】 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健脾利湿。 【主治】 妇人妊娠,肝郁气滞,脾虚湿胜,腹中疠痛。【组成】 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大枣炙甘草【功用】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主治】 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组成】生地黄木通 生甘草清心利水养阴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熟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石菖蒲远志生姜枣 薄荷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舌体强硬不能言语,筋骨软弱不能行走,病人口干但不思饮,脉象沉、细、弱。【组成】白果麻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宣肺降气、清热化痰。哮喘。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组成】半夏橘红白茯苓炙甘草【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防己 黄芪 甘草 白术 【组成】 葛根炙甘草黄芩黄连【功用】表里两解,清热止利。 【主治】外感表证未解,热邪入里,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心下痞,胸脘烦热,喘而汗出,口干而渴,苔黄,脉数。【组成】 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远志龙眼肉酸枣仁炒人参木香炙甘草【功用】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组成】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组成】 人参干姜白术甘草【功用】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主治】 1.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组成】羚角片双钩藤霜桑叶滁菊花生白芍茯神木鲜生地川贝母淡竹茹生甘草【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主治】肝热生风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组成】熟地黄4两,山茱萸肉2两,山药2两,牡丹皮1两5钱,白茯苓1两5钱,泽泻1两【功用】【主治】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组成】 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 柴胡生甘草清肝胆,利湿热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