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拾遗:造办处奇崛工艺 漫谈古玩珍宝虬角.docVIP

清宫拾遗:造办处奇崛工艺 漫谈古玩珍宝虬角.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宫拾遗:造办处奇崛工艺 漫谈古玩珍宝虬角.doc

清宫拾遗:造办处奇崛工艺 漫谈古玩珍宝虬角   【引言】有清一代,工艺美术门类更加完善,其品种之繁多、技艺之奇崛,超乎今人想象。除了在传统工艺中占据主流位置的大门类以外,由清廷皇室引领的以技艺取胜的审美趣味,也进一步强化,为了满足上层贵族的诉求,清宫出现了矫饰雕琢、精致繁缛的古玩奇珍。在传世的工艺品中,有一种翠绿色带花斑纹的雕刻物品,称作“虬角”。取海兽牙为材,依自然纹路,巧妙设计,因材施艺,制成各种奇异饰品,是旧时清宫造办处独有工艺,专供皇家御用赏玩,被视为高贵身份的象征。   宫廷御用 养在深闺无人识   虬角,又被行内人称作“秋厥”。因其存世量稀少,很多人都不知其为何物,关于这方面的书籍资料也鲜有介绍。虬角即海象牙,在古代曾经和象牙一起被用来做工艺品,属于名贵材质。海象牙通常指的是海象的犬齿,具有纹理粗糙的特点,色泽大多呈现微黄的奶油色,具有脑状不规则纹路,质地比象牙粗糙,内芯接近普通骨质。纳刀性好,不容易开裂,多用于雕造较为精细的花件儿,如烟嘴、印章等小物件及各种奇异饰品。不仅深受皇族喜爱,还被王侯贵胄、朝廷大员竞相追逐,成为珍稀的陈设或把玩佳品。   今故宫藏虬角物品大多为乾隆、雍正两朝的宫廷造办处所制。造办处是清朝时期专为皇家制作衣服、饰品等日常用品的官办作坊。清代中期,用作传统“牙雕”的原料象牙来源日渐稀少,而皇室对“牙器”的需求却日益增多,造办处开始以原料同样珍贵的虬角取代象牙,雕成一些小物件,如粉盒、首饰盒、扇股、雕翎扇柄、烟袋嘴、葫芦口、鼻烟碟、大数珠,以及头饰花片、替头等, 尤其以扳指为多。清宫常将虬角用以装饰男子常服之海水江牙纹饰,可见其在当时宫廷生活中的尊贵等级。   此种工艺原为清宫廷造办处独有,后来清朝覆灭,流传至民间,至民国后逐渐失传。传世的虬角制品呈翡翠般质感和颜色,绿的颜色是染上去的,行话叫做“茜绿”。茜绿,或作“呛绿”、“俄绿”。清造办处档案中均写为“茜”。或是由于象牙着色最早是用茜草漫作红色,后即沿袭称为“茜”。虬角茜绿要在炉灶的热膛中加绿色染料浸泡半年之久,方可牢固经久不掉色。新的海象牙制品,一般是不能叫虬角或秋厥的,只有老的、染色的海象牙,才能叫虬角。今故宫所藏大量由清廷造办处依如意馆画稿所制百宝镶嵌多用虬角,其色翠绿,其质优良光洁,故常被用作盆景山石陈设,或为荷塘小景陈设之曲水地。   因为虬角工艺秘不外传,制作的器物也只供给宫内人员或贵胄皇亲,故而了解虬角的人并不多见。清末收藏家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中,写出了他对虬角的认识:“象牙为伪者,为海马牙,京市呼为‘虬角’,其价值三与二之比,但虬角之佳者尚高于劣牙,故伪制并不太多。且牙质细密温润,虬角纹粗而糠,极易分别也”。记录了当时作为象牙的代替原料,虬角的价格是要高于劣质象牙的。且虬角经过染色,会呈现沉稳含蓄的翡翠绿颜色,精巧绝美,漂亮迷人。传世品中不乏虬角筷子、虬角扇骨等艺术品,深受藏界喜爱,奉为珍宝。   起初在艺术品市场,虬角这种似翠非翠、似玉非玉的材质并不被看好,甚至被疏远冷落。后来人们了解到虬角的制作,是一门失传近百年的清宫皇家独有珍贵工艺才逐渐行情看涨。清亡之后,虬角工艺流传到了民间,但由于原料稀缺,染色工艺复杂,也只有少数匠师掌握。虬角染色后,会呈现翡翠般的绿色且不掉色,大多被制作成精巧的物件。人们只知道现在的象牙藏品很贵重,其实优质的虬角也很难得到;甚至有人认为虬角的存世数量未必一定高于象牙的存世数量。因此虬角雕件只要出身好,品相好,完全可以达到象牙收藏价值与交易价格。   有机宝石 神秘鹤天揭面纱   鹤天,其色朱红,彤彤为正,丹顶为天,似以其色如仙鹤丹顶而得其名。工艺起源较早,现今流传的作品以东洋风格常见。类似清廷造办处虬角染色工艺。我国古代常用红色之宝石,常以石榴石、碧玺、珊瑚、红宝石为之,其色或为绛红,或为朱砂,而正红者尤为难得。鹤天取材天然,为有机宝石之类,其质温润可人,为正红嵌件的不二之选。而且经打磨后其色浑然天成,内有自然形成的雪线,有近药师珠者殊为难得。   据某日本博物馆资料描述:鹤天是由大型远古动物牙齿磨制后人工染色而成,且需为动物臼齿、后槽牙才有这种美丽的花纹。古代日本匠人以野兽化石磨制,并以天然染料染制,形成绚丽花纹的“鹤天珠”。传统器型多为圆形饰珠,制作时间多于江户末年至大正年间,有红、黄、紫、绿等多种颜色,老鹤天色如蜜蜡,温润厚重,纹路如天河回转,旖旎迷人。鹤天是一种染色化石骨头,与虬角常见的翠绿色相互辉映,各有意趣。也因其原料罕见、质地温润、肌理独特、色泽迷人,近年来备受藏家追捧。其确切源流传说颇多、无从考证。   冠绝一时 传统技艺成新贵   现在的虬角艺术品,同样是少数人在尝试摸索,通过研究和实践,把失传的工艺还原,老虬角的染色工艺非常复杂:先将海象牙切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