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技术代表水稻主要病害.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zmzmcoming@ 条纹叶枯病症状 假枯心 返回 zmzmcoming@ 条纹叶枯病防治药剂 化学药剂 菌毒清、盐酸吗啉胍和三氮唑核苷等 生物药剂 宁南霉素、氨基寡糖素等 zmzmcoming@ 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技巧 预防为主 病害都是以预防为主,病毒病尤其如此。 防治灰飞虱 切断毒源。 添加叶面肥 其中还有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水稻返青和生长。 zmzmcoming@ * zmzmcoming@ 稻瘟病的防治药剂 保护性药剂:三环唑、四氯苯肽、福美双等。 治疗性药剂:稻瘟灵、异稻瘟净、咪鲜胺、丙环唑、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乙蒜素等。 农用抗生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 zmzmcoming@ 三环唑 化学结构 三唑类 作用方式 内吸、保护 作用特点 内吸性较强,能迅速被水稻根、茎、叶吸 收,并输送到稻株各部。 抗雨水冲刷力强,喷药一小时后遇雨不需补喷药。 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形成,从而阻止病菌侵入和减少稻瘟病 菌孢子的产生。 zmzmcoming@ 稻瘟灵 化学结构 杂环类 作用方式 内吸、保护、治疗 作用特点 对稻瘟病有特效。 水稻植株吸收药剂后累积于叶组织,特别集 中于穗轴与枝梗 阻碍病菌脂质代谢,抑制病菌生长, 起到预防与治疗作用 zmzmcoming@ 春雷霉素 化学结构 抗生素类 作用方式 内吸、保护、治疗 作用特点 对稻瘟病尤其是穗颈瘟治疗效果好。 兼治叶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等病害。 干扰氨基酸的代谢酯酶系统,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菌丝伸长和造成细胞颗粒化。 zmzmcoming@ 常见的稻瘟病防治单剂和复配剂 三环唑类 25%和75%WP 13%春·三环WP、30%多·井·三环WP、45%硫·三环可WP、 20%三环·异稻WP、 525克/升丙环唑 ·三环唑SC 稻瘟灵类 18%、30%和40%EC 40%稻灵·异稻EC、50%稻灵·硫WP 春雷霉素类 2%WP和AS,4%和6%WP 13%春·三环WP、21.2%春·四氯WP、50.5%春雷·硫WP zmzmcoming@ 化学防治技巧 抓住防治的关键时期 叶瘟保护易感病的分蘖末期,穗瘟着重保护抽穗期。 合理选药 预防时选用三环唑类等保护性药剂,治疗时选用稻瘟灵和春雷霉素类等治疗性药剂。 按疗程用药 第一次喷药后,间隔5-7天左右再喷1次,治疗和巩固。 zmzmcoming@ 纹 枯 病 zmzmcoming@ 主要内容 纹枯病概述 纹枯病识别和鉴定 纹枯病的发病规律 纹枯病的防治药剂 纹枯病的化学防治技巧 zmzmcoming@ 纹枯病简介 纹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稻区均有分布,以长江以南稻区发生较为普遍。 稻株受害后,一般会导致秕谷率增加,千粒重降低,,严重时可导致“冒穿”倒伏、枯孕穗。一般减产10%~20%左右,严重减产50%以上。 05年水稻种植面积4.33亿亩,纹枯病发生面积2.3亿亩,防治面积3亿亩次。(05年中国农业年鉴)。 下一节 zmzmcoming@ 返回 zmzmcoming@ 纹枯病识别和鉴定 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从叶鞘开始发病,逐渐往上蔓延。 典型症状是在叶鞘和叶片上形成的云纹状病斑和菌核。 湿度大时,病部出现白色至灰白色菌丝及扁球形或不规则形的暗色菌核。 下一节 zmzmcoming@ 叶鞘云纹状病斑 叶片云纹状病斑 返回 zmzmcoming@ 纹枯病菌核 返回 zmzmcoming@ 纹枯病的菌丝 返回 zmzmcoming@ 纹枯病的发生规律 传播方式 水稻抗病性 气象因素 下一节 zmzmcoming@ 纹枯病传播方式 依靠菌核通过水流传播。 病原菌主要依靠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春耕灌水之后,越冬菌核漂浮水面,插秧后附着在水稻的叶鞘和叶片上,适宜条件下,萌发菌丝。 返回 zmzmcoming@ 纹枯病与水稻抗病性 籼稻最抗病,粳稻次之,糯稻最感病。 返回 zmzmcoming@ 纹枯病与气象因素 纹枯病是高温高湿的病害,发病温度18~34℃,流行温度22~28℃,90%以上湿度最适合发病。 高温、高湿相配合,病害蔓延快,发病重。 田间郁闭度过大,使田间通风透光不良易发病。 返回 zmzmcoming@ 纹枯病的防治药剂 生物制剂类 井冈霉素、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三唑类 丙环唑、苯醚甲环唑、三唑酮等 广谱类 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 zmzmcoming@ 井冈霉素 化学结构 抗生素类 作用方式 内吸、保护和治疗 作用特点 内吸作用强。 当井冈霉素接触到水稻纹枯病菌的菌丝, 能很快被菌体细胞吸收并在菌体内传导,干扰和抑制菌体细胞正常生长发育 。 兼治小麦纹枯病、稻曲病等。 zmzmcoming@ 丙环唑 化学结构 三唑类 作用方式 内吸、保护和治疗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