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igao生命的歌——唐寅《落花诗》赏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
生命的悲歌——唐寅《落花诗》赏析
盛 敏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系,河南,郑州 450005)
摘要:唐寅的三十首《落花诗》以绮丽的语言书写生命寂寥的感伤,记录了一个美好的生命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挣扎与奋进的过程。该组诗是对知己友人的唱和,它真实地袒露诗人内心的隐秘情感,隐隐传出梦醒之后的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孤独和哀伤。《落花诗》与《葬花吟》情绪格调极其相似,二者之间实传递了某种共同的时代精神。唐寅的人生追求渗透了一位末世士子的失意与感伤、无奈与落寞,更让世人看到了一位桀骜不驯的江南才子对传统人生道路的怀疑与否定,对新的价值实现的个性追求,在中国历史上率先实现了文人的真正自由。
关键词: 唐寅 《落花诗》 感伤 颓放与自由
[正文] 唐寅,明代中后期江南极具个性的文学家,兼擅书画。惜其流传下来的诗文作品不多,七律《落花诗》三十首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传世经典。唐寅对自己所作的落花诗十分喜爱,曾多次书写,诗与书相得益彰,带给世人一份华美的感伤。
《艺圃撷馀》有云:
唐子畏居桃花庵,轩前庭半亩,多种牡丹花,开时邀文征仲、祝枝山赋诗浮白其下,弥朝浃夕。有时大叫恸哭。至花落,遣小僮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寅和沈石田韵三十首。
沈石田即沈周,苏州著名的书画家和诗人,唐寅的老师。明弘治十七年(1504)春,沈周丧子,作落花诗七律十首,唐寅葬花而想起此诗,唱和了三十首。唐寅在自跋中说:石田先生尝咏落花十篇,人情物态,曲尽无遗,而用意炼语,超越前辈……间以示予,读之累日,不能释手。顾予方被翳林樾,自付陈朽载。瞻飞英辞条,委厕有不撄怀者哉.勉步后尘,政不自知其丑也。于暇日书小图。在这段话中,书落花诗时的复杂情感。春光难挽韶华易逝的惆怅生命短暂身世凄凉的哀伤,唐寅性颖利,聪明殊凡,二十九岁乡试中第一名解元。三十岁入京会试时,却因徐经科场受賄案被累下狱此后他不但功名无望,且生计日薄,妻子反目,异炊。,言被累之苦、出狱之艰以及归家种种落拓的窘况,令人感叹不已。唐寅作落花诗那年三十五岁,离科场被黜之事不过五年,刚刚经历过人生的低谷,其胸中块垒郁勃之气,无由自泄,假诸风云月露以泄之。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可怜窗外风鸣树,辜负尊前月满轩。花朵凭风着意吹,春光弃我竟如遗。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流。倾盆恠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愁。控诉欲呼天北极,遭遇如此不幸,可悲可叹。,能明白其惜花怜花叹花的万千感慨绝非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偷香椽,堕溷翻成逐臭夫。光阴易逝、年华易老的感慨。怆然百感兴,更添了几分英雄落寞的暮气。诗中多处暗示了自己痛苦的遭遇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无疑是其经历的写照;而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等句则借落花之意象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前途既已无望,欲发愤著书,功无由立则立言,以求不朽。这仍是士大夫建树自我的传统途径。而他,早已经被主流社会所排斥。既如此,若再汲汲以求士的理想的实现,岂不是自取其辱吗?事实上,唐寅很快便益加放诞,常寄情于风月。文征明曾劝之,几失和。袁袠为《唐伯虎全集》作序,言其免归后“益自放废,纵酒落魄,所著述多不经思,语殊俚浅。人或规之,伯虎曰:‘夫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寅遭青蝇之口,而蒙白璧之玷,为世所弃。虽有颜冉之行,终无以取信于人;而夔龙之业,亦何以自致?徒欲乘空言,传不朽;吾恐子云剧秦,蔡邕附卓;李白永王之累,子厚叔文之讥,徒增垢辱而已。且人生贵适志,何用刿心镂骨,以空言自苦乎?’”经过了痛苦的挣扎之后,唐寅选择了对传统价值观的背弃,他索性游离于主流价值体系之外,绝意仕途,远离政治,以一种卓然的姿态立世。
颓放与自由
《落花诗》触目皆是世事无常的感慨。荣与辱、浮与沉、生与死都在急剧的变化中,花开短暂,红楼掩面人转眼即成青草骷髅冢。此时的诗人,心中已然有了一份勘破风雨的淡然与透彻。
明正德九年(1514),江西宁王朱宸濠突派人来吴地征聘贤豪名士,四十五岁的唐寅不甘于终生埋没于闾巷之间,以为是一次好机会,怀着对抱负伸展的美好憧憬,即乘船去南昌,并得到宁王的热情款待。但唐寅很快便发现宁王在乡里欺压百姓,对上密谋造反,才知自己陷于虎穴狼窝,却又不敢提出辞呈,遂佯狂以酒自污。宸濠曰:“唐生妄庸人耳。”唐寅这才摆脱了宁王,回到苏州。四年后,宸濠果以谋反被诛。
唐寅虽然逃过了杀身之祸,但其后怕之心是可以想见的。自此之后,唐寅彻底地死了仕进之心,并滋生了严重的消极颓废情绪,写下了大量人生若梦、世事难测、得过且过、及时行乐的诗篇。益发放浪,每日沉湎于诗酒,寄情于书画,“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