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5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铁人纪念馆 第二学习主题 第3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铁人”王进喜 “两弹元勋”邓稼先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课堂小结 第 5 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导入 “铁人”王进喜 1923.10.8~1970.11.15 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人 “两弹元勋”邓稼先 1924.6.25~1986.7.29 安徽怀宁人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1922.8.16~1964.5.14 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村人   世纪之交,王进喜同孙中山、鲁迅、雷锋、焦裕禄、李四光、毛泽东、邓稼先、邓小平、袁隆平一起被评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 “铁人”王进喜 大庆石油会战 主要事迹: 目的: 情况: 精神: 带领钻井队……打出了大庆油田的 第一口油井。 在气侯寒冷、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1)“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一、“铁人”王进喜(1923.10.8~1970.11.15) 为改变我国石油主要靠进口的状况 (2)“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说说 称誉: “铁人” 时代壮语: 6 读读 7 成果: 在1960年4月14日,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终于喷出了原油。 参加大会战的石油工人   1960年3月,王进喜来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他率领1205钻井队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为甩掉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建立了功勋。1963年,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石油自给,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王进喜率领工人用人力安装钻机 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的钻机   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部,介于哈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之间。1959年9月26日,黑龙江省肇州县大同镇境内的一口探井喷出了工业油流,根据地质勘探资料推测,这里很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当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庆典前夕,因此取名为“大庆油田”。1960年4月14日,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喷油。 1960年初大庆油田的开发迈开了我国自力更生发展石油工业的第一步   1960年初,当王进喜带着腿伤、拄着拐杖在现场指挥打第二口井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井喷的迹象,如不及时压住,不仅会机毁人亡,连那高大的井架也要被吞没到地层里去。他当机立断,果断地采取措施,用水泥代替重晶石粉调泥浆压井,自己毫不迟疑地扔掉双拐,纵身跳进了池内,用身体去搅拦泥浆。   经过3个小时的紧张搏斗,井喷压住了,钻机保住了,而王进喜的身上手上却被碱性很强的泥浆烧起了大泡。目睹这一切的当地老乡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夸赞道:“王队长真是一个铁人啊!”从此,“铁人”的称号便在大庆油田传开,铁人成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骄傲! “铁人”王进喜 大庆工人欢呼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 1969年毛泽东和王进喜亲切握手 1966年10月周恩来在北京接见石油战线先进单位代表时同王进喜握手 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 山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 干!干!干!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都不怕。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领导的压力我们要分担,这像打仗一样,只能进,只能上,不能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主要事迹: 原因: 情况: 成就: 成功研制原子弹,参加氢弹研制。 在国外严密进行技术封锁的情况下 (1)由他主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成了。 二“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6.25~1986.7.29) 1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双方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 2面对苏联的背信弃义,党中央决定,我国要自行设计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力争5年造出原子弹。 (2)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终于试验爆炸成功。 称誉: “两弹元勋” (3)他又参加了氢弹的研制。 二“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6.25~1986.7.29) 说说 (1)国际环境恶劣。 (2)我国核理论的落后。 (3)我国正处在经济最困难的时期。   邓稼先,安徽省怀宁人,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45年,他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回国后,邓稼先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1980年,他当选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长期从事核物理、中子物理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核试验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他去世前,中国进行的32次核试验中,在现场指挥试验工作达15次之多。邓稼先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两弹元勋”邓稼先 1924.6.25~1986.7.29 安徽怀宁人 理论物理学家 核物理学家 身患重病的邓稼先 在医院与同行探讨学术问题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 我国第一颗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