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高血压2病例分享概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 情 简 介 李某某,男性,38岁,2012年2月25日入院 主诉:发现血压升高2年余,血肌酐升高1月余 病史: ①发现血压升高2年余,最高血压达240/170mmHg,间断服用卡托普利降压,平素未监测血压; ②2012年1月因头痛至某三甲医院就诊,血压210/123mmHg,辅助检查提示尿常规 Pro1+,血常规Hb 89g/L,生化TCO2 19mmol/L,BUN 34.3mmol/L,Cr 648umol/L,诊断:慢性肾衰,高血压病。因患者拒绝住院治疗,医生予门诊降压护肾、纠贫治疗,降压方案不详,头痛好转后未再规律服药治疗; ③2012年2月10日因头痛、气促、不能平卧至另一三甲医院急诊就诊,测BP240/170mmHg,查体:双肺可闻及明显湿罗音,查胸片提示心衰肺水肿,双侧胸腔积液。结合病史,初步诊断为:急性心功能衰竭,慢性肾衰。入住该院肾内科,完善相关检查: 双肾彩超:右肾约97*47mm,左肾约101*53mm,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双肾皮质回声增强,皮髓质对比增强,双肾集合系统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诊断:双肾实质异常回声改变,请结合肾功能。 双侧肾上腺彩超:未见异常团块回声,未见异常血流信号。诊断:双侧肾上腺区未见占位。 双侧肾动脉:左心功能测量:EF55%,FS29%,CO6.5L/min,SV102ml/bit,E/A彩超提示肾动脉主干未见狭窄。 心脏彩超>1。左房、左室增大,左室壁增厚。 诊断:1、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2、恶性高血压。予血液透析、降压等处理,经治疗症状好转后患者于2月19日主动要求出院。 病 情 简 介 既往史 G6PD缺乏症; 否认糖尿病、心脏病等内科病史; 否认肝炎、结核病史。 家族史 否认家族高血压病史。 入院查体 BP 151/105mmHg,余无特殊。 辅 助 检 查 肾 脏 病 理(光镜) 标本: 送检物为肾穿刺活检组织2条,合计组 织长度:2.7cm。 石蜡切片检查:共检及肾小球:15个。 其中肾小球球性硬化:3个。肾小球节段性硬化: 0个。肾小球新月体形成:0个。 5个肾小球呈缺血性皱缩,1个肾小球毛细血管内 皮细胞增生、胞浆肿胀、疏松化。其余肾小球系 膜基质呈节段性轻微增多。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未 见明显增生。毛细血管基底膜呈节段性空泡变性。 肾小球内未见明显嗜复红蛋白沉积。肾小管上皮 细胞呈弥漫性空泡变性及颗粒变性,大片肾小管萎缩(70%)。肾间质大片单个核炎症细胞浸润,伴大片纤维化(70%)。肾小动脉管壁增厚显著,动脉内膜层增生,分层,呈葱皮样外观。 病理诊断: 肾血栓性微血管病。结合临床,符合为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病理改变。 肾 脏 病 理(电镜) 电镜描述: 肾小球:镜下检测到1个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明显空泡变性,管腔内可见红细胞,内皮细胞无明显增生,部分毛细血管袢受压,管腔狭窄。肾小囊壁层无明显增厚、分层,壁层细胞空泡变性,无明显增生。 基底膜:内疏松层增厚、水肿,厚度约400nm。基底膜缺血萎缩。 脏层上皮细胞: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足突大部分融合及微绒毛变。 系膜区: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 未见电子致密物。 肾小管-间质:肾小管萎缩。肾间质胶原纤维增生伴淋巴、单核细胞浸润。 肾间质血管:毛细血管管腔内见红细胞。小动脉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增生,管腔狭窄。 电镜诊断或印象:结合临床,符合高血压病肾损伤。 诊 断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 高血压性肾病 心功能不全 G6PD缺乏症 What should we do? 肾脏替代治疗 肾脏替代治疗 控制高血压 氨氯地平保护肾脏功能 最终降压方案 三周后BP: 115-132/64-80mmHg 随访过程中主要指标的变化 * * 研究显示,50%-75%的慢性肾病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除了我们知道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外,高血压也是肾病进展的关键危险因素之一,可引起肾小球高压力,导致GFR降低,最终导致肾衰。 08年欧洲高血压年度调查也发现,合并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40.6%,是血压正常的CKD患者的3倍。所以说高血压显著增加CK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因此,控制血压对于CKD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 而心血管疾病又是CKD 慢性肾脏疾病 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高血压评价与随访研究 HDFP 的结果,超过一半合并高血压的CKD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而死于肾衰竭的只有19% 此图显示的是高血压评价与随访研究 HDFP 的一项结果,在所有入选的高血压患者中,血肌酐在1.7mg/dL以上的患者其死因58%是心血管疾病,而死于肾衰竭的只有19%。 这说明,超过一半的高血压伴CKD患者是死于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中对于此类患者,应着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