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香港与中国大陆中学物理教育的一些对比/博客日志/敏思博客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中国大陆 与香港 香港物理
香港与中国大陆中学物理教育的一些对比
作者:黄磊明 来源:管理员
提要: 本文把香港与中国大陆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即发展历史和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及内容进行了对比, 得出了一些结论:大陆物理教材在编写的重点、教学大纲结构的严谨性和内容的详实性、教学的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实验的编排、教学内容与新科技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以及教学的手段上都存在不足。据此, 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供有关部门参考。
引言
随着香港在1997年7月的回归,香港与中国大陆的文化交流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中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在中国大陆近年来对教育制度及考试制度的改革呼声不断高涨的时候,遇上香港回归的春风,作为一名物理教育工作者应对香港的中学物理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对比并从中汲取有利于我国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我们看到, 不少比较教育的资料都把大量精力投放在教材分析上。但是, 由于教育本身的历史继承关系,以及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这对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则是课程内容的三种表现形式。所以, 香港与中国大陆的物理教育的对比,不应仅仅停留在教材这一层面上,而要从两地的教育历史、教育思想、两地的学科设置、教学大纲、课时,再到教材内容等多层次的较全面的横向对比。
二、香港与中国大陆中学物理教育的对比
1.两地教育的发展历史、教育思想的对比
香港与中国大陆两个地区的社会制度的不同,决定了两个地区教育的发展、教育思想是决然不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英国重返香港。在英国的统治下,香港的教育体制从属于英国的教育体制,它的中学、预科和大学学制和英国的主流学制一模一样。本来,香港部分大学学制还跟从美国的4年制,但港英政府1989年终于还是强行迫使这些大学改为与英国主流的3年制相同。1970年,香港确立了从某些所谓“贵族学校”或官立学校中挑选少数“精英”进入英式大学的做法。由英国教育专家拟写的一份报告书(Johns Adams Report)描述了香港大学的培养目标:“香港大学……所教育的青年,将成为当地社会的领袖人物”;“香港高等教育研究委员会报告书”上说, “我们必须供应一些教学的设施,以制造大批够资格的候选者,并吸引其中最优秀的参加政府工作,这就是香港大学的首要职责”。香港大学扮演了教育金字塔的顶尖角色,反映了香港教育的精英主义。直到1978年,香港实现9年普及免费教育。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香港己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发展到普及教育上来,但在许多方面上仍存在精英教育的影子。
中国大陆在1949年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大陆的教育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社会主义的色彩和烙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大陆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中,而当时只有前苏联和我国有良好的关系,而且两国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教育发展在建国后到1957年这一时期不可避免地向苏联学习。所有的教学体系都跟从前苏联的教育体制,从小学,中学,大学都完全按苏联的学制来制定,从教学大纲到教科书都全盘引用苏联的教材、教育思想。直至1962年,才结合自身的国情编写教材,但是其编写的体系、基本内容仍保持前苏联的教材的格式。1966年“十年动乱”开始,大陆教材的发展完全停顿甚至产生了倒退。直至1978年“十年动乱”结束,拨乱反正,大陆的教育才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上来。由于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在大陆的教育是使人们都接受基本的文化教育,在大陆地区推广“九年义务教育”的对象是全国的适龄儿童,目的在于普及文化知识,与香港的精英教育主义不同。
2.香港与大陆中学学科设置的对比
在中国大陆,中学教学着眼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新时代的人才,突出基础教育的特点,保证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为升学和就业作好准备。大陆在中学的初中教学计划中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地理、历史、音乐、美术、体育和劳动技术等14门必修课目,目的在了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高中的课程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部分组成,学科课程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必修课程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体育和劳动技术共11门课。选修课分两类,一种是单
文档评论(0)